第十五回(7) 天地同行 悟空见到菩萨的第一句话,一张嘴就喊出了一件非常让人吃惊的事儿来。行者闻得,急纵云跳到空中,对他大叫道:“你这个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儿害我!”第一,这菩萨本来应该是菩萨界的慈悲主,怎么居然是佛的师父了?而且还不止一个,是七个。哈,这个问题,等三藏师徒取经完毕,菩萨岂止是七佛之师,简直就是九佛之师了。成就罗汉果的修行者,普通菩萨看管接引就足矣。可是如果要修到菩萨、如来、以至更高境界觉者佛位的修行者,那肯定要更高境界的菩萨才能看管的。那么,你看,很自然的就能看明白一个道理,菩萨是可以比佛还高的果位的,那就是大菩萨。 第二,素来对佛家体系没多少了解的行者,怎么就突然知道了菩萨的过往度人史呢?谁告诉他的,还是他到得这个境界就明白了?别人告诉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还没机会了解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就被通缉、被捉拿、被打下五行山了。几百年来,也没有个旧相识来跟他唠唠嗑儿什么的。哪是他到了这个境界明白了?一个没有进入正果修行的行者,怎么可能知道这么高境界的事情呢?显然也不是他到了这个境界自然而然明白的。 唯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菩萨在悟空见到自己的瞬间,把这段历史打到了悟空的意识中去了。是菩萨要悟空知道这个事情的。菩萨为啥要悟空知道自己的这方面资历呢,为了炫耀吗?显然不是,菩萨怎么会有这种低档的人才会有的想法,这种想法甚至稍微有点修养的人都不会有,何况菩萨。或许现在非常多人都喜欢别人羡慕和赞赏自己,没办法,要不释迦牟尼佛怎么说现在是末法世呢,现在的人普遍就这么低档。 通过玉龙太子对行者的指责,菩萨说出行者悟空一个非常顽固的大缺点来:“那猴头,专倚自强,那肯称赞别人?”这个缺点,在悟空自己眼里,是他最为得意的优点呢,一言不合、一眼不顺就抡胳膊、抄家伙、乒乒乓乓先干上一场再说,哪里顾得上考虑什么后果。可是后面的许许多多事情,都给悟空的这个优点给折腾出故障来,没魔难变成有魔难,小魔难变成大魔难。 菩萨当然知道孙悟空这毛病的严重程度,所以当场就抓紧时间叮嘱孙悟空:“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菩萨如此关心,让五百年来一向感到缺乏关爱的行者笑的合不拢嘴,幸福极了。可是,你也知道,菩萨这话儿悟空哥哥他转眼就忘了个精光,猪八戒、沙和尚,哪一个不是这样跟人家见面就手脚发痒先打架的嘛。就包括后来几乎让悟空丢掉小命儿的红孩儿大劫难,还不是一样因为他这个“专倚自强”! 说起来,唐三藏毛病很多,但是有着根本的坚信。而悟空呢,主要就是这么一两个毛病,可是这寥寥无几的毛病,却是他最为顽固的障碍。悟空一路上打打杀杀中,渐渐磨去了这顽固的毛病,寻得了清净慈悲的心怀。 等到众神都散去,三藏又开始恢复了俗人的思虑,悟空请他上马,他却不满那无鞍无辔的龙马。小说写这种看上去几乎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其实真的是有大深意。这意思就是说他尚不能自行驾驭体内的新生灵体,无法把握,抓不住要点和机枢关键。到得后面珞珈山山神土地在菩萨安排之下特意送三藏鞍辔之事,你就知道,这龙马决不是凡物鞍辔可束缚的,菩萨所送鞍辔,不光是对龙马的束缚、更是对龙马的修行的修行之机,这马一路徒上不念经不参禅就依靠出苦力,他怎么长功,怎么提高呢?这鞍辔正是菩萨安排的机制呢。 这西游记写的实在是极端的有趣,那化作庙祝的山神说的话,从常人的层面上有鼻子有眼有来龙有去脉,从背后的内容上来讲,那更是别有洞天。他说,我曾经的过往,生命的年少时期,也是个德行高隆的人,潜心修道,颇有龙马精神,进步很快。只是后来时间长了,惰于修行,心火失守、走神失意,因此就堕落凡间,只是还有向佛之心,徘徊在庙宇间做了庙祝,以向道之心为佛奉上心的香火。其实这山神,十足是站在三藏的身份上去说的,他说的恰是三藏的历史。后来幸亏这后庄施主家募化度日,这说的是佛祖和菩萨为三藏继续安排累生累世的修行回归。我那里倒还有一副鞍辔,是我平日心爱之物,就是这等贫穷,也不曾舍得卖了,这说的是庙祝山神自己,他说虽然他果位不高、相比贫穷,可是我仍精心修佛,约束自己、精进实修仍然是我最为珍贵的宝物,自我约束提升的机制是我心爱之物,从不曾舍得丢弃了这根本。菩萨尚且救护,神龙教他化马驮你,我老汉却不能少有周济,明日将那鞍辔取来,愿送老师父,扣背前去,乞为笑纳,这是说,对你们这样肯修行的人,菩萨这么尊贵的天神尚且愿意倾力相助,还苦心安排你生长真修的龙马精神,我作为一个神,也愿意为你这样的修行人出一臂之力,献出我修行历史上的宝物给你们。 这叫什么?这叫佛性一出,震动十方世界,普天的天神,都愿意无偿的帮你。 获得龙马,小说又总结了一首极其恰当的诗词来总结。“这正是:广大真如登彼岸,诚心了性上灵山。同师前进,不觉的红日沉西,天光渐晚。但见:淡云撩乱,山月昏蒙。满天霜色生寒,四面风声透体。孤鸟去时苍渚阔,落霞明处远山低。疏林千树吼,空岭独猿啼。长途不见行人迹,万里归舟入夜时。”不用多说,又是一首描述修行人境界天地的诗词。我就觉得遗憾,一直没有人从修行的角度来研究西游记中的每一篇诗词。希望有心的读者,从今后能研究研究,弥补这一大空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