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
1 篇帖子
• 分页: 1 / 1
《子不语》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文言笔记志怪,清代袁枚著,共24卷,又有续集10卷。书成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以前,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一书齐名,两人也曾在各自的著作中提起对方,有“南袁北纪”之说,而《子不语》与《阅微草堂笔记》也纪录了许多相同的故事,如《关神下乩》、《鬼怕冷淡》等。
“子不语”一语取自《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孔子绝口不谈关于“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事。《子不语》书成后,袁枚发现元朝人小说部中已有此书名,又改为《新齐谐》,取自庄子《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子不语》内容架构
《子不语》一书大多是记述鬼故事,大多来自袁枚亲朋好友的口述;一小部分来自官方的邸报或公文,对此袁枚都会注明出处,如卷一《常格述冤》开头即标注“乾隆十六年八月初三日,阅邸抄”。《子不语》叙事简洁婉曲,鲁迅谓:“屏去雕饰,反近自然。”,又说“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2]《子不语》记述之故事约有一千则,名篇有《兔儿神》、《蔡书生》、《李通判》、《关神下乩》、《成神不必贤人》、《穷鬼祟人富鬼不崇人》等。
“子不语”一语取自《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孔子绝口不谈关于“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事。《子不语》书成后,袁枚发现元朝人小说部中已有此书名,又改为《新齐谐》,取自庄子《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子不语》内容架构
《子不语》一书大多是记述鬼故事,大多来自袁枚亲朋好友的口述;一小部分来自官方的邸报或公文,对此袁枚都会注明出处,如卷一《常格述冤》开头即标注“乾隆十六年八月初三日,阅邸抄”。《子不语》叙事简洁婉曲,鲁迅谓:“屏去雕饰,反近自然。”,又说“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2]《子不语》记述之故事约有一千则,名篇有《兔儿神》、《蔡书生》、《李通判》、《关神下乩》、《成神不必贤人》、《穷鬼祟人富鬼不崇人》等。
-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
子不语 - [清]袁枚azw3.rar
- (1.37 MiB) 被下载 497 次
-
子不语 - [清]袁枚epub.rar
- (851.48 KiB) 被下载 487 次
-
子不语 - [清]袁枚mobi.rar
- (738.21 KiB) 被下载 282 次
-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1 篇帖子
• 分页: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