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媒体镜头下的三类标准美女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女性,是个美丽的性别,即使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新闻或图片记者,也愿意将美丽的女性装入镜头,以增加画面的色彩感。今天,通过回忆书籍、画报上的图片,寻找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青春的盈动,她们质朴的表情和健康的肤色,记录着那一代人美丽的标准!
第一类是样板戏或电影里的女主角:在那么一个年代里,出现在主流媒体上的年轻女性的“美丽”,一定要是胖墩墩、黑里透红,强壮有力、铁姑娘式的,大多数其实也是“八个样板戏”女主人形相的翻版。其实我们只要看看样板戏的几个女主角的照片,也就知道当时所推崇的女性美丽是个什么模式了,她们一般都是高举着拳头,愤怒批判的表情,一脸的深仇大恨:
1、《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

- msdmn (1).jpg (24.29 KiB) 被浏览 1513 次
2、《海港》里的方海珍
3、《红灯记》中的李铁梅
4、《龙江颂》里的江水英
5、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里的吴清华
6、《沙家浜》里的阿庆嫂
第二类是“女民兵、女军人”形象:毛泽东曾经有《为女民兵题照》的诗:“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因此,画报里,最多的也就是“女民兵”的形象,而所有的“女民兵”,一般是“飒爽英姿”的标准版:
7、海岛女民兵
8、草原女民兵
9、南疆女民兵
10、操练场上的女民兵
11、军营女兵
12、军中绿花
第三类是各行业的劳动女性:她们的青春,都是严严地包裹着的。这些画面,能进入权威杂志发表,集中地代表了当时认可的美丽女性形象。
13、采桑女
14、列车服务员
15、铁姑娘
16、城市清洁工
17、山寨女代表
18 、知青女带头人
19、天津纺织女工
20、女知青
高会民
-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
- 毛时代美女.rar
- (580.53 KiB) 被下载 28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