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6) 渐入门径 这三藏,真是修行路上第一天,这考验就汹涌而至,一个接着一个,看样子他都要招架不住了。并且这考验,非常凶猛,全都是毫不遮掩的生或者死的问题。遇到三个妖怪魔王,是生死问题,遇到毒虫猛兽是生死问题,被伯钦救下来没有直接的生死威胁了,这马上就是吃肉不知肉的问题。吃肉不吃肉,对这个和尚来说,简直比生死问题还大。 遇到吃人的魔了,你该怎么办?遇到吃人的老虎了,你该怎么办?遇到饿肚子和吃肉的问题,你怎么办?你看看,如果三藏还以往那样每天稳稳当当的坐在庙里头,哪里会遇到这么些折磨人的事情嘛。其实这一天中,每次遇到魔难,三藏一概是六神无主,按照以前养成的惯性做法对待。以往的惯性是什么?就是不知所措。可是每次都是给逼到了死角的时候,这和尚在绝望之中,没办法只好心一横,什么盼头都没了,也不盼了,耍什么嘴皮子都没用了,也就不给自己找借口了。就这心一横的当儿,他反而算是过去了这一关。虽然这个决心不是自然而然的,虽然这个决心还掺杂了很多杂质在里头。但是他心一横,情况境遇就随着心变化了。 是呀,修行之人,一朝踏上修行道路,遇到的事情看似平常,可是全部都是直奔主题,这些考验,全部都是直接来取你的信心的。然后这三藏,在伯钦家里,人家客客气气的给他端茶上饭,他吃饱了、喝足了,估计也有点儿回过神儿来了。这今天遇到的,几乎每一个都是绝境,摸摸自己脑袋,这不还好好的活着呢嘛。哎呀,看来这遇到事情就得坚持原则…… 吃了斋饭,收了盘碗,渐渐天晚,三藏就在伯钦的带领下,到后院去逛逛,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消化消化。然后就走到人家草亭门前了,这刚刚缓过神儿来的三藏,估计有点兴奋,看见人家草亭门关着,就好奇的推开进去了。这一进去不得了,尽是些凶器和虎皮。这刚刚心情好转,冷不丁的又触景生情,想起白天的种种不爽经历,真是让三藏心里发慌。一方面是回忆不愉快,一方面是三藏嫌弃这里肮脏,就马上拍拍屁股就出来了。 要知道,三藏以前的身份,可是大唐国一等一的圣僧,端庄威严的。这怎么真修路上的第一天,就如此狼狈不堪?哎呀这修行呀,就是要你去掉那些生生世世的种种俗念、恶念与隐藏得你自己都发现不了的、甚至是忘记了几辈子的龌龊想法。可是平日你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这些你看不到的念头,别人告诉你你有你承认吗?就算菩萨过来当面告诉你,你也会毫不客气的拒绝的,啊,我根本就没有过,菩萨你冤枉我。 怎么办?就得安排一些好恐怖好恐怖的、好夸张好夸张的情节,让你这些龌龊和不堪,就象泉水一样捂不住的痛快的往外冒。所以说这第一天,三藏就是这样狼狈着。并且你看,遇到初次魔难,三藏的确不清楚怎么做是正确的,可是他非常清楚怎么做是错误的。逃跑是错误的,魔难必须正面面对。跟魔鬼老虎打架是错误的,以恶制恶背离了慈悲和善。他没有逃跑、也没有打架。做不了对的,那也绝对不能就做错的,对于一个初入修行门径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态度了。 第二天,三藏给人家写荐亡疏、念经超度,忙了一天,凭借着佛的法力,消去了伯钦亡父的罪业、得以出离地狱沉沦、投生东土大唐、做唐王的子民去了。人家自然感激不尽,然后为了表达谢意,伯钦要给三藏白银一两。咳咳,你瞧瞧,这考验马上又上来了。 或许有人说,替人做法事本身就是可以收费的,况且这三藏的确超度人家了,大钱不收,收俩小钱儿意思意思还不行嘛。又不是三藏主动索要,三藏也没有暗示这是一个收费项目,是人家发自内心的意思意思而已。你不收,一来显你故作清高,二来绝对是冷了人家一片热心。啊,还出家人修行人呢,真是冷酷无情。 伯钦一家儿又恳恳拜央,三藏毕竟分文未受。这个事情三藏处理的非常好,因为按照佛教的规矩,出家人是绝对不能收钱的,不管是任何理由都不能,就算是为了建庙、为了造佛像、为了活命、为了什么什么,都跟吃肉一样的是破戒。但是伯钦一家人毕竟是真想报答于他,就急做了些粗面烧饼干粮,叫伯钦远送。这个给些干粮完全没问题,三藏欢喜收纳。食物是出家人能接收的馈赠。三藏取经,就是跟云游性质一样了,当年佛祖带着弟子们就是这样,每天只讨饭食,并且几乎是每天只讨一顿饭。 总结一下三藏的修行头三天,恶性的考验、行善的考验、善意的考验,正面反面都有,硬的软的都有,易见的不易见的都有,别看事情好像不算太多,可是考验得面面俱到,非常完整。而且分寸把握拿捏得巧妙极了,多一点三藏就挂了,少一点这和尚又不能醒悟。看见没有,这就是菩萨的安排,你看人家工作多么的细腻、精微,让三藏在颠三倒四中慢慢的端正自己的心态,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慌,又能因为行善有立竿见影的善果而树立起真正的信心。这时候三藏树立起来的信心,可是完全不同于以前他坐在那儿拍拍脑袋就脱口而出的豪言壮语,这可是在摇摆中稳固起来的信心,这信心的背后,可就是定力了。 OK,这时候,三藏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出世俗人这一层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