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2) 玄奘与魔的纠结
  
  玄奘这刚一出发,心很急躁,就以为腿脚麻利些就能早到西天了,你看他在大唐山河边界的河州卫福原寺,第二天天不亮就要出发,他是听到鸡鸣了,以为天快要亮了,殊不知乃是季节变化、刚秋深时节,鸡鸣得早,只有四更天公鸡就打鸣了。
  
  玄奘生活在那个年代,对季节变化的规律应该是早就潜移默化的知晓了才对。但是他今天居然懵查查的浑然不觉了,为什么?一种可能是他根本就是成年累月的养尊处优、对于四时季节的变化全然不懂,一种可能是他现在已经是方寸大乱、智商严重下降。
  
  以玄奘的记忆力、学识、修养,就算他养尊处优,这种常识性的东西他还是没问题的。所以第一种可能完全不可能。第二种可能则是百分之百可能的。他跟佛祖讨价还价,说明这一开始就已经有点鬼迷心窍了,玄奘从誓言取经到走到糊里糊涂懵查查这一步,小说中交代的是一个很清晰的过程。第一次,菩萨刚刚消失的时候,他的话是:“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你看见没有,其中只有:誓言、目标,没有条件、没有犹豫、没有拖泥带水。最关键的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第二次,他回到洪福寺,一帮子和尚徒弟围上来:“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这是什么,从人的层面讲是替他的安危考虑;从修行的层面上是汹涌而来的考验,也就是菩萨设置的要他过的关来了;从旁观的角度看,则是他跟俗僧的区分筛选开始了。但是结果很遗憾,你知道的,玄奘胡说八道了。第三次,大家挑灯讨论取经的原由,然后又是一番好恐怖好恐怖的说法,这次玄奘清醒过来了,表现的很坚决。可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佛祖去谈判去了。
  
  然后你就知道,到得福原寺,真的到了山河边界,真的要正式出离凡俗、到了正式走上西天路途的时候,玄奘哥哥他终于撑不住了,内心乱套了。点题一个字:蒙。这时候他真的懵了。福原寺里他不能复原,而是完全离了本。那么往前发生的一切倒霉事情,都是前些日子他一错再错所积累下来的果实而已。
  
  天上月光光、玄奘心慌慌,这明明白白的路他就走入荒山、跌入了坑坎。不消说碰上了妖怪,而且好家伙,三个人一下子就碰上了三个妖怪。不对,还不能说他们碰上的妖怪,是他们自个儿去找的妖怪。因为再崎岖的路,也不会往坑里面走。玄奘的自我奉献精神,连妖怪都啧啧称奇,佩服不已。那黑熊精道:“此三者何来?”老虎魔王道:“自送上门来者。”然后三藏的两个伙计就被这几个家伙给三下五除二的给吃了个精光。
  
  三个和尚中,三藏是老大,另外两个是随从,被吃了,就剩下他一个,这如果用卦象来说就是艮卦,艮为土、为止,也就是停滞不前的意思。他们三个落入坑坎,坎为水,行险用险、属下下卦。坎上之艮,艮坎为蒙卦。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第一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轻慢不敬的再三占筮,轻慢不敬的占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但还是吉利的卜问。嘻嘻嘻,这正是玄奘的不老实对待修行的状况。他们跌落坑坎,坎下之艮,坎艮为蹇卦。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正是玄奘目前遇到的麻烦。
  
  这是什么,这真是一念心歪、便招致魔难重重。其实他这时候的这个的歪心思,乃是凡俗之人都有的,玄奘的这个魔难,菩萨几乎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安排。只要是人走向修行之路,都会面临这一关。这一关的教训是什么?我们往下慢慢看。
  
  话说这玄奘是如何自投罗网的?他之前的犹豫、怀疑之心一直在他的大脑里徘徊、占据和控制了他。这犹豫、怀疑的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它是一个场,玄奘不断的加强这个场,这个场最终很强大了,以至于玄奘本人跟外界,已经有了一个屏障,别人看不见,他自己看不见。外界的真实情况到了他的大脑中,中间就有了一个阻隔,这外界的讯息要经由这个阻隔才能到达他的本尊的意识。就好比光线要穿过折射率很高的玻璃一样,形成了一个时间差,其实也是一种时空的差异。这阻隔和差异,也存在于玄奘的心灵和身体之间,他相当程度上已经控制不了这个身体了,甚至自己脑袋里一些想法,也不是他本人的了。
  
  然后这个迷乱的场,自然喜欢去趋近于性质相同的场。并且这个迷乱阴暗的场,自然会招引喜欢这个场的阴暗的生灵。你就知道,这场和那些恶性的生灵,就这样一拍两合,硬生生、活生生把人家妖魔鬼怪给吸过来了。
  
  这些妖魔鬼怪怎么回事?人家也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机会吃人了哩。老虎问:“二公连日如何?”黑熊说:“惟守素耳,兄弟咱已经退出江湖、吃素很多年啦。”野牛说:“惟随时耳,哥们俺成年累月靠老天赏赐啊,吃的都是应季的瓜果蔬菜。”这老虎心想:“作为一只动物,我也居然整天只能吃些动物,相煎何急,好不悲催的说。”
  
  其实,这都是玄奘身体内发生的事情。玄奘修行日久,很多常人的念头、可怕的想法与观点,因为整天念佛经,知道不好,遇到这种念头出现就尽量克制。加上他整天泡在庙里、宅的很,再可怕的想法,也只是停留在构思阶段,想想就过去了,没有实施的机会。这些就是放逐的老虎精、野牛精、熊罴精之类的妖怪。所以那几个妖怪说自己吃素很多年,就是因为玄奘不滋养它们的缘故,玄奘以前每次任由这些人心作怪,就是给妖怪吃人的时候。妖怪吃什么人?吃的是他另外时空中的那一层身体也。
  
  玄奘修行日久,可惜从未真的入了门径,他过去的修行,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不好意思,虽然他自认为是和尚,自认为已经剃了脑袋、烧了结疤、皈依了佛,没用,这些都是些表面功夫,真修行靠的不是这些给人看的走过场的花活儿。也就是说,他虽然被尊为圣僧,也不过是常人中的Title而已,是他有了超度亡灵的悲悯之心出现之后,并且下了西天取真经的决心之后,他身体被封锁的壳,才开始被菩萨给化掉。要知道,上一回的题目中叫做“观音显圣化金蝉”。
  
  替他开了修炼的门之后,他马上就面临真正的消除生生世世积累多年的那些执著和人心,也就是小说中所说的魔,“正好炼魔养性”就是这个意思。每一次别人的恐怖言论,都是对他的一次考验,如果他当时就坚定决心,那魔当时还没有兴起,当时就在菩萨的法力之下替他给炼了。魔是恶的、极端的、下界的,然而这魔用意志化合了之后、成为有营养的养分,恰好补充那些被魔侵占已久的另外空间层面的身体。但是玄奘一次一次的错过。
  
  于是执著的魔、人心的魔就在玄奘的召唤下,兴冲冲的再战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