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6) 凭啥要选你陈玄奘呢?
  
  话说这枉死城中,尽是滞留不归的无路可走、无处可去的枉死鬼。怎么叫枉死了?那就是说意外死亡,是不是车祸、沉船等等是意外死亡、或者说被自焚、被躲猫猫了是意外死亡?阴间的枉死可跟人世间的枉死,是两个概念。人世间的枉死,在阴间来看可能也是枉死、也可能是该死。
  
  枉死城中,假如都是老天没有安排他们死的话,那太宗下阴间去地狱,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那就不是参观游览,而是去亲身地狱里的刀山火海了。可是你一定会说,小说中你看那尉迟恭怎么跟太宗说的,他说“老大、为了创立江山,咱们哥们一起打天下,一起杀人无数啊,何怕鬼乎?”
  
  难道这皇帝杀人就不算罪啊?当然不是啊,那人间的帝王将相的职位,在阴间的小鬼手中,都是随意拿捏,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没看那太祖李渊,在阴间还不是平头小百姓一个。
  
  过去有一个词汇,叫“孤魂野鬼”。这枉死城中,都是孤魂,但没说它们是野鬼,野鬼是野鬼,野鬼也属于孤魂。这些能来到枉死城中的枉死灵魂们,不是说它们想来就能来的,乃是天意安排下,他们在人世间的生命之终结,就是安排中的枉死,在人间以不正常方式结束生命。所以他们的死翘翘,跟杀他们的人没有恩怨勾结。你看那泾河龙王,他是上天注定有天要被魏征砍头的,但是它自己认为自己是太宗害死的,想纠缠太宗一起死,结果未逞。
  
  而那些野鬼就不同啦。一般情况下的凶杀、横死,被暴横之徒强取生命的人,他们是去不到枉死城的,枉死城没有他们的位置,没有安排他们这样死。他们的死亡,无论在人间、还是在阴间来看,都是意外死亡。那么他们就会跟害死他们的行凶人之间出现巨大的怨力纽带。
  
  这种非人间的事情,人世间是没办法凭空知道的。像那袁守诚、魏征等等得道高人,他们知道了也不能凭空的告诉一般人,他们只能说那些允许世间人知道的话。但是地狱的冤死者多了,乃是南赡部洲之民众堕落的大趋势之下带动的一个侧面,怎么样想办法让所有人都知道作恶滥杀的后果是害人害己、怎么样让所有人都重视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才是正经事。
  
  可是这世间的人怎么能知道呢?如果不是地狱行一趟,太宗不会知道地狱中都是在活着时候作恶的聪明人,也不会对枉死城中死鬼的惨况有了解。太宗知道了,以世俗皇帝的身份昭告天下,既有波及面和影响力,又让人看不见他真死还是假死,保留一份模糊的朦胧感,反正是你爱信不信。
  
  你看那早就下到阴间的地藏王菩萨,在太宗来访时候就没有露面。太宗回来自然也提不到他。提不到他这个地藏王,那么傅奕亲历的太宗去世又返阳的事件,也亲耳听到了太宗述说的阴间之震撼经历,就是由于太宗遇到的都是他们早就有所耳闻的阴间之事,他觉得阴间也并非佛教徒们宣扬的那种事情嘛,所以他就理直气壮的反对宣传佛教佛法。
  
  怎么会选中这个陈玄奘呢?原因有三: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第一个原因,肯定是请袁天罡他们查的,一查这家伙前生往世都不是混混,没有积存的大恶业,这样的人做法事才能跟神佛沟通,他主导做法事才有威力,也就是能达到超度的目标。第二,他千经万典、无所不通,那就是他记忆力特好,差不多应该是过目不忘的水平,然后光记忆力好只是记得住、不代表智商好。上学时候一清华哥们就是过目不忘,所以考试几乎没有不满分的,至于理智逻辑,另当别论。无所不通就是都能理解,也就是真正的智商极高,脑袋中的脉络是通畅的,智慧开窍。第三,佛号仙音、无般不会,也就是精通音律。擅长音律的人,身体上一部份脉络是天然通畅的。玄奘什么都玩的了,那也就是身体上业力小的很,身体上的脉络是非常通畅的。选中他,跟他的豪门出身毫无关系。
  
  你看选法师的标准这高超,这就叫水平!负责选择的人比被选择的人还高明。
  
  举办水陆超度大会的地点是化生寺,这化生寺的名字就非常明了,运化、化解,开创新的生机。根据小说,既然是首次举办这种超度大会,这个化生寺似乎是太宗下旨新建造的寺庙,似乎还没有竣工呢。等到玄奘接下这个任务,你看他到化生寺之后马上召集众僧,第一个任务安排就建设施工: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
  
  水陆大会的开始举办日期是怎么定的?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选到了什么日子?九月初三的黄道良辰,也就是早上7点。为何这跟道毫不相容的佛,要按照东土本土的道家规矩办事呢?还要选择良辰吉日。在古印度,恐怕是没有中国这种规矩的吧,难道是入乡随俗了?
  
  东土的地域,跟西亚、印度等地的地气是完全不同的,各自的规律也并不一样。在哪个地域,那地方的运作机理、天地脉络,秩序都是不同。中国文化的机、天地人的机,就是按照道家所说那种规律在运作,你不遵守它,可是什么都麻烦的。
  
  无奈呀,西游记行文和故事,看似流畅明快、诙谐有趣,其实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随便拾起一个话头,都能牵扯出来绵长绵长的文化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