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4) 寻常之中有非常

  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有护法神,只是修行人往往不知道,浑然不觉。护法神对修行人来说是不可见的。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这种护法神,是人身上有的跟随的,他们这种护法神,在绝大多数修行中都没有其实。而象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他们之前的修行,主要是师父保护。唐三藏的修行、牵涉的人数众多,责任重大。

  但是你看,唐三藏连孙悟空他们三个是护法这件事情,他本人都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并且那龙子化成的白龙马,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匹马这么简单。

  人心就是这样子,对于轻易获得的,时间久了,就轻易的用寻常心去对待,以为自己拥有的是寻常物什、不知道珍惜。然后再抱着猎奇的心理、去追逐新鲜的玩意儿。对于自己认为不稀奇的所有,就抱着嫌弃的心理、一脚踢开。

  你看这三藏,对冲击了他的小善心的悟空、一脚踢开。在自己需要面子的时候,就把保护自己姓名的八戒和沙僧打发出去打妖怪。结果最后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儿一个。正所谓“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雕零。黄婆伤损通分别,道义消疏怎得成?”然后就被妖魔乘虚而入,轻易入侵。对于已经被魔魇住的三藏,他仅剩的龙马毅力已经无可奈何。三藏就成了妖魔的瓮中之鳖、大土鳖。在恶念人心的左右下,三藏企图保守的执著被打回原形。“三藏西来拜世尊,途中偏有恶妖氛。”内在的、外在的互相勾结。

  三藏你不得不承认,你这么土鳖真的不如海龟,你是要去西洋求法,最后还不是八戒去东洋请来了洋海归孙悟空,才降伏了妖魔。从上面看,俗世的很多想法都是土堆里的虫子一样,在土里钻来钻去的。守着下界不该守的念,就只能是土鳖了。

  不只是修行人,所有的人,都应该了解,圣贤之书中的观点,不是只有一层意思的。中华文化、传统文明的典籍,都有这个特点,是立体的、多层面的。对于易经这样看起来有些深奥枯燥的,可能很多人会抱怨不懂,还有人以为就算卦那点低劣的水平。可是对于孔子的论语、诗经这样的书籍,不就很易于入门吗?

  从小说中可以得知,三藏是熟悉论语、诗经等的。问题是他因为强于记忆、而忽略了去体会。如果他、我们,都稍稍的用心去感受、用身体去体会一下,论语中很多话,都是让人去分辨正邪的、去区分正常人格、不正常人格的,尤其是,让你分别假的正常人格、和真正的正常人格。论语强调的就是感悟、身体的感悟、甚至强迫你用“礼”来实践。

  可惜了很多傻子,把这些很好的判断标准和实践行为,给弄得僵化不堪、成了枷锁。

  直到目前陷入大难为止,从三藏的言行上,一点看不出来他天天念诵多心经的迹象来,为何?我看是因为他当成小孩子背诵课本一样的来对待多心经了,成了入耳不入心的清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是温故不知新。温故而知新,为什么就可以为师了?要我看,那是这人每次都能从一样不变的经籍内容中,看到不一样的新气象,我所说的象是会观象所能看到的象。心境能跟经籍中更深层的境界沟通上,才能体会到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气脉流动、豁然天开。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能于精微渺茫之中,洞悉真机的灵动。

  三藏不但没这种灵动,还排斥有这种灵动的孙悟空。那他不是邪魔最喜欢的、成了邪魔最中意的猎物了?这纯粹是三藏自己的毛病。所以,那些护法神,眼看着他被妖怪给变成老虎也只当没看见一样。顶多是,保护着他不被那些一拥而上的武将们给砍杀了。当然,那乒乒乓乓砍杀之下,他疼痛的感受应该是一点少不了的。

  把三藏内心无形的邪恶成分、给提炼出来变成有形的老虎,这黄袍怪的任务就等于完成。这部份任务,是菩萨安排给它的,当然了,它自己是浑然不觉的。他要是知道自己脑袋里构思的变帅哥、变老虎的想法是菩萨安排的,肯定就不愿意大老远跑这么一趟,因为它渴望中的幸福小日子、就因此要结束了。

  黄袍怪的任务,等于就是让三藏照照镜子、看到自己内心丑陋的真实模样。完成了这任务,帮助三藏在修行路上面对一个最大的内在障碍,那就是等于立了一功。他剩下的任务,就是挨打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层面的文化,这种多层面是因为世界构造就是多层面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跟世界真相是一种充分的同构。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必须以身心一体去感受的文化,这种要求乃是因为人体的构造,跟宇宙的构造也一样是多层面的、有脉路的构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就是我们身体中的脉路指南、寻宝图。

  所有你渴望的、梦寐以求的宝藏,都关在你自己的身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