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4) 沟通有个水平问题
前面咱们提到过沟通的方式。这沟通的手段,非常重要,是社会运作的脉络、是历史承传的脉络,是人和人之间的精神通道。人和人的沟通,绝对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肤浅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修行人,能不能和人沟通,能不能和天地沟通,能不能和一层一层的圹宇沟通,那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
自以为是的人、爱面子的人,沟通能力是很差的;习惯于撒谎的人,是几乎谈不上有沟通能力的。
这取经的一伙人,除了老沙、剩下的三个都是自以为是的家伙。老唐和老猪,又是最喜欢面皮的人儿。撒谎方面,老猪是专家、老唐是业余爱好者。是的,这师徒四人,在修行的初级阶段,没有一个是擅长沟通的。
哎!肯定有人马上就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这不是说,习惯于撒谎的人、习惯于花言巧语的人,是强于沟通的人吗?怎么到了你嘴里,这他们反而成了不懂沟通的人了?是不是你自己,因为笨嘴拙舌、内向木讷,妒忌人家哩?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人而不仁、是为麻木,麻木者,乃是身心丧窍。撒谎的人呢,则是连跟自己都沟通不了了,才说出来谎言的。在他谎言相关的事情上,跟自己都无法沟通,你还指望他跟别人能达成多少沟通?
猪八戒由于面子的气球,被吹的涨鼓鼓的,早就膨胀到了脑筋扭曲的地步。这乘兴而来的老猪,回头来到这黄袍老怪家,本来是个妖怪窝,在昏头兴奋之下,他却当作是兔子窝,上来二话不说,就抡起耙子,往那波月洞的门上,尽力气一筑,把他那石门筑了斗来大小的个窟窿。
这叫什么沟通?这叫粗暴沟通。粗暴沟通,有时候也能起点沟通的作用,但是呢,那是在极端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可能出现期待的效果的。这是一种负面沟通的方式,就算偶尔能达到目的,那也是一种同时带来两败俱伤的成功。习惯采取这种粗暴沟通的人,往往更不可能是带着正面目的前来的,本来就是目的有杂质,这负面手段,让负面杂质的成分加大、让正面目的的成分减小。
倒是这小妖淳朴得掉渣,老猪那呲牙咧嘴的样子,吓呆了看门的小妖,天真的以为他俩是什么东西落到这里的。西游记写到的很多小妖怪,都是这样淳朴得掉渣,跟猪八戒一个德行,让人笑得不行。西游记中,不管写到什么绝境、写到什么角色,都是一点轻松、一点诙谐、一点调侃、却没有一丁点的仇恨、也从不表达恐惧之类的。
这个可不是什么性格乐观的原因,这是修行人应有的真实心态。我觉得,在唐僧师徒四人,各自表现修行人在每一关难中的各层心境。唐三藏作为最表层人一面的代表,他一直就是在各种情绪中度过的,关过不去了,就是猪八戒那种满心的小九九。沙悟净是对应传统文化所代表的那深一层的恒心、毅力。悟空呢,对应升华上去的新一层生命、深一层本质。
作为修行人,自始至终都有表层人这一面的,那么,修行中,一直都是在最浅显的事情上修行,修行中,任何的小事情,都是不可轻视的。反过来说,修行人,基本上都是在鸡毛蒜皮中走过来的。那种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其实不多。别看有人写得轰轰烈烈的,那是修行上去之后看到的结果,不是修行本身。修行的实质,就是在表面上度过、在表面上选择。
老猪小心眼儿很细,正经事却想得很糙,他可想不了这么多,就知道冲口而出的意气风发的感觉。你看他,见到那匆匆出门而来的妖怪,就劈头盖脸的来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你这泼怪干得好事儿!”
嗯,老猪这劈头盖脸的质疑,乃是我东土众生最常见的责难出招方式。这一招用起来酣畅淋漓、直抒胸臆,只是这一招达到的结果,并不是让对方说话。
还是这黄袍怪智商高一点点,面对八戒这么粗鲁的态度,他却反过来给八戒说话的机会,他提醒老猪你应该说说清楚先。他问:“甚么事?”于是老猪这才想起来表达一下为何如此的愤慨。
本来,这是一个老猪把话说妥贴的机会。但是显然,他毫不犹豫的糟蹋了这个机会。他吐噜吐噜的说了一通糙话,把矛盾给激化了。八戒道:“你把宝象国三公主骗来洞内,倚强霸占为妻,住了一十三载,也该还他了。我奉国王旨意,特来擒你。你快快进去,自家把绳子绑缚出来,还免得老猪动手!”
老猪这番话,小说如此评价“言差语错招人恼、意毒情伤怒气生”。也就是说,不但盛气凌人激怒了妖怪、还出卖了公主、出卖了国王,并且还斩断了谈判的可能、断了自己回旋的余地。
结果可想而知,把本来就气哼哼的妖怪给惹毛了之后,那妖怪可是没人性的,发起狠来,一定要搞掂他俩的了,这能变得身高八九丈的猪大神,他哥儿俩跟人家打了八九个回合就筋疲力竭了。
这老猪,意气逞强不说、还没有自知之明,被几个凡人给捧得忘乎所以、结果就无吉不利、败了。败了就败了吧,毕竟你们是两个,互相照应一下,体面的撤退应该还是有机会的。你看他,情急之下,也顾不上面子了、也忘记自己吹下的牛皮了,毫无义气的他,为了自己的退路,就让师弟沙僧顶包,找了一个巨无赖的借口,溜之乎也:“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
本来么,这老猪虽然很大程度出于要做名人、要面皮光鲜才来捉妖的“我两个努力齐心,去捉那怪物;虽不怎的,也在此国扬扬姓名。”但是他毕竟是带着正义的目的,所以本来是来做一件很正义的事情来的,可是到了他嘴巴里,却说得气呼呼的、成了街头霸王火拼的架势,“住了一十三载,也该还他了。”你说这句话,这叫什么话呀!太市井粗俗了,并且简直就是来强抢民女的架势。
八戒善于巴结,但是不善于沟通。并且,沟通也是要看人的,要看对方的智商,遇见弱智是麻烦、遇见自作聪明的更麻烦。其实,最麻烦的,是这种根本就不肯沟通的。你无法喊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跟一个拒绝沟通的人沟通。是这样吧?
不是,这道理是凡俗间的道理。但是作为修行人,那是另一番景象的。修行人,往深层去探究、一层一层的探究,终有能找到死结的那一天。
(第二十九回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