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7) 软善很无品

  你说这紧箍咒儿,怎么就像一种技术手段或者工具一样,谁掌握了都可以发挥作用一样啊。唐三藏只要念动,他就发挥作用去折腾孙悟空。不管唐三藏是做得对,做得错啊?

  要说起来这咒语呢,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没有态度的冷冰冰的工具。并不是说谁念动他,他就要听你的。其实呢,关于咒语这方面,中国人,不管他信不信神,尤其是不信神的,每天用的很普遍。特别是有些人,每日说话就挂在嘴边上一样,不离口。

  我说的这咒语是什么?当然,我说的不是正面意义的咒语,是负面意义的咒语。骂人是一种最常见、普及度最高的咒语。起誓、发誓、赌咒,等等,也同样是咒语,不过是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这种日常的咒语,跟修行中菩萨教给唐三藏的咒语,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

  只是不管是那种咒语,对念咒人和施咒对象,都是起作用的了,主要是作用大小不同的区别,如果你念咒、诅咒了,如果是坏意愿的咒,却发现没作用,那,其实应该为你庆祝了。这其实是咒语起作用了,而且是起好作用了,他不愿意让你作恶,免得你日后遭报应。

  如果人的意志强盛了,那他的意志所能发挥的作用,有可能比念咒语还强。如何意志强盛起来?首先肯定离不开身心脉路贯通。这时候,无形的意志就能指挥得了不少东西。你看这个孙悟空,就是这样的,他意志心念之强大,能控制自家的身体随意的变化、能控制金箍棒如意的变化。

  可是这个唐三藏、什么本事也没有,他连妖怪都分不清,怎么念咒也能起作用?要知道,这咒语是观音菩萨教给他的,唐三藏只不过是集中精力、嘴巴发出咒语、想着咒语发挥作用,咒语能不能发挥作用,怎么发挥作用,他压根儿不知道。所以,他念咒,也就是一个姿态。是的,念咒之后的一切后续的事情,是观音菩萨在运作。

  那怎么不管唐僧是不是该念咒咒悟空,只要他念咒语,孙悟空就倒霉呢?应该说不是的,一方面,咒语有自己的运作逻辑。另一方面,菩萨既然把这么威力的咒语教给了唐三藏,肯定是放心他的了,你我会看错人,菩萨可不会看错人。事实上,的确如此,这个唐三藏,遇到事情喜欢讲道理,这方面,比那个黑熊精还文艺。他这当儿的暴怒念咒,并不是因为不讲理,却是因为要讲道理到了偏执狂的程度。

  来,咱们看看,这三藏拼了老命也要讲的道理是什么。

  唐僧道:“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 

  “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嗯嗯嗯,这个话儿是很好的,原则肯定是没错的。只是,但是,然而,他老人家却用粗暴的方式、来要求悟空“善心”,是不是,跟孙悟空用恐吓手段来做好事一样,有点思想和言行对不上号、有点驴唇对马嘴的嫌疑呢。“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咳咳,这个话儿么,一下子就暴露了三藏对善的认识的短项:小家子气。这种小家子气,行善往往就象熊瞎子掰玉米、甚至还象捡芝麻丢西瓜,严格的说,根本就不是善,是钻牛角尖、㤘(zhóu)。这个小善,正是孔夫子所不屑的老好人:乡原。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种人在乎表面的光鲜、追逐俗世的名声“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如果孙悟空真的无故打死了凡人,那取经还真的不用去了。但是孙悟空这么着急,唐三藏也应该冷静的先回顾一下一路上所有发生的事情,是不是真的这路上妖魔繁多、是他的肉眼判断不对的呢?并且,孙悟空,是菩萨亲自安排和推荐的,他要赶孙悟空走也应该先跟菩萨汇报汇报、协商协商啊。孙悟空不懂尊师重道,难道唐三藏自己也不懂了?

  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 三藏哥哥,你是一个修行人,你是佛弟子、你是观音弟子,怎么能跟俗人一样认为你命在天呢?当然,他没有孙悟空那份明白,知道修行人命在师父、命在自己。但是,你修行的目标是什么、你的彼岸是哪里、怎么也应该有个认识吧?你已经是佛和菩萨弟子,天上还有谁敢再做你的天呀?并且,你的师父、佛和菩萨,你认为会安排你给妖精吃了?这么没志气,你到底信不信佛呀?其实这句话,反映出来,他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善到底是什么。那么他一贯坚持的善,有很多杂质。既然他的话语表明他认为妖精吃了他也很符合逻辑,说明,咳咳,其实,这时候、起码这一刻,他相信,其实,是妖精。当然了,咱说的是有点重,因为,这句话,根本就不是他脑袋清醒时候能想出来的歪话,让他说这句话的,正是妖精,那个无形的妖精,它控制着三藏的脑袋、用三藏的嘴巴,说出来了这句话。从唐三藏方面来说,既然他认可了这说法、话儿也从他嘴巴里面吐出来了,也就是说,他认帐了妖怪吃他。那么,从神仙们的角度讲,这一刻开始,就必须放弃他、放弃保护他,满足他、让妖怪吃掉他。你看,他自己都同意的事情,你还有什么说的?

  唐僧道:“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三藏这番话,仍然也是一句儿天理、一句儿人理、一句儿歪理。“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句话断然是天理,没得说,因为不是唐三藏自己原创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这句话,还是作为一个公子哥儿的人理,实在不应该是从他一个修行人的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苍天啊、唐师父,您怎么能这样啊,怎么遇到问题总是只考虑自己的安全第一啊!就算你一伙儿四个真的是行凶的强盗、也少见您这么没义气的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