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6) 修行的考试很深奥
当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从那高大轩昂的房子中走出来,看见了孙悟空,非但毫无惧色,反而让这个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胆怯的孙悟空,慌慌张张、唯唯诺诺。当唐三藏领着猪八戒和沙悟净进到人家院子里,并且那中年妇女还笑吟吟的出来表示欢迎呢。
要知道,见了唐三藏从来都没人害怕,可是孙悟空这哥儿仨,见了的人没有不慌张胆怯的。对这三个妖怪一样的家伙,不但这妇女没有一点点怯意,并且那小丫鬟、那三个女儿,没有一个流露出一丝丝的紧张情绪的。当然了,你知道这是神仙变化的一家人,他们当然不会害怕的了。是的,西游记中,只要是看见这三人就心惊胆颤、骨软筋麻、结结巴巴的,全部都是凡俗人等。只要你看到这有人撞见这三个奇形怪状的家伙而毫无异常表现的,就一定是异常人士,要么是神仙、要么是妖怪。我也就奇怪,为啥就没有一个变化成人的来行骗的妖怪,在见到这哥儿仨的时候、表现一下惊恐莫名状呢?这些妖怪变化的人,跟真正的人在表现上这么巨大的差异,更让我不好理解的是,唐长老、猪八戒他们就从来就没有识破过。
没办法,修行啊,讲究的就不是世间人的逻辑。修行呢,就是这么安排的,一关一难,都是早就设计好了的,每一个关卡,是针对你哪一个执著、针对那一世的积怨,都是精心安排的。当你走到关卡之前的时候,保证让你所有的无关理性和逻辑统统被屏蔽了信号,让你就处在被隔离的盲区,保证让你充份的表现出来你的那些个要面对、要消除的执著和宿业。修行人,是被安排在立体的逻辑中的,红尘间的逻辑涉及不到这么深层的时空中去。
但是,你可不要说这种立体的逻辑你看不懂。这种关难的设计,非常的精妙,也就是,你的要去掉的、要修去的那些东西,反映到人世间这个层面,它影响着你的思维理性,总是在这个关难中映照出来一个看上去完美无缺的现实,但是其中总有那么一点点不对劲儿的蛛丝马迹来。这就是度人的菩萨和神仙们,特意留出来的。
如果不留这一点蛛丝马迹给你,你别说这辈子修不成,永远都修不成,因为你找不到任何周围不对劲儿的反映,也就反射不出来任何自身的漏。所以,您如果觉得无法置信,可以细细的研究西游记每一关、每一难,如果您是修行人,可以细细的回想自己曾经的过关经历,看是不是我说的这样。
当然还有更复杂的、更不容易让人理解的影响参数,那些不能多说了,多说了就把读者的思绪反而都说糊涂了。因为修行人,如果是真的修行者,而且是有上界神灵看护和有师父的修行者,他们处在一个跟三界处处相连、却又同时被一层层无形的屏障给隔离出来的特制的体系内,其中的规律,自成体系呢。
话说这富贵逼人的贾夫人,以富贵再三逼人,先是请求唐三藏师徒入赘,后就是命令他们入赘。你看那唐长老如何应对过关。
贾夫人先是浅浅的试探、软软的哀怨,敲打三藏的怜悯之心:“小妇人娘家姓贾,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夫妻们命里无子,止生了三个女孩儿。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他人,又难舍家业。适承长老下降,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也就是他平日最泛滥如滔滔江水的糊涂的怜悯、面子人情,这时候居然风不生、水不起,过了这一波情的试炼大水。
贾夫人马上强化攻势,以巨大的资产诱惑,召唤唐三藏的利益之心:“舍下有水田三百馀顷,旱田三百馀顷,山场果木三百馀顷;黄水牛有一千馀只,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胜强似那锦帐藏春,说甚么金钗两行;你师徒们若肯回心转意,招赘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荣华,却不强如往西劳碌?”
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这三藏到底是真的没有利益之心,还是他这辈子根本就不知道钱财是多有用的东西,他出身官宦、又一辈子都是远离俗世,反正是人家的话说了那么多,他是因为很茫然不清楚人家说的是啥东西。
见三藏都顺利的避开了错误选项,贾夫人或许心中也暗暗的赞叹,开始半带点化的说话了,并且摆出了考试的最关键考题,就是要他们师徒放弃修行:“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生。故夫比我年大三岁,我今年四十五岁。大女儿名真真,今年二十岁;次女名爱爱,今年十八岁;三小女名怜怜,今年十六岁;俱不曾许配人家。虽是小妇人丑陋,却幸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因是先夫无子,即把他们当儿子看养。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也都晓得些吟诗作对。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这一半带暗示的点化,那唐三藏听了还不下一大跳!虽然他不能察觉神仙的变化,但是他完全精神起来了。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估计他这时候吓出了一身冷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