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3) 有影子 从你心头悄飘过
你看那八戒,在人世间可是称得上精明睿智、强于算计,如果做生意,最终肯定能进政协;如果进了党政机构,保证不是个省油的灯。但是,他在根本就没有心眼的孙悟空这里,孙悟空反而显得比油条还油条、比泥鳅还泥鳅,让我们的八戒哥哥一扑一个空,一抓一手油。多少人精研三国、深研红楼、并且把西游也给掘地三尺的细细的翻了个遍,却没发现,孙悟空说话,跟猪八戒说话,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孙悟空的话,包括他的行为,投影到猪八戒这个层面上、或者投影到人世间的一般层面上,似乎是有着这样的心计、那样的考校,并且会在人心中激起这样的憧憬、与那样的愤懑。然而,那只是投影,孙悟空的境界,不在这个层面。一方面是不知道一些事情其实只是投影,一方面,不知道一些隐隐默默而过的影子、飘忽而过的迹象,却是山雨欲来的征兆。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排空。”这最后一句,又是说的什么呢?那还不是很明显的,正是说这领头雁唐三藏带领的取经团队的倦怠之状。他这一倦怠,可好,马上就出事了,先是八戒磨磨唧唧的发痴,再是悟空无缘无故的发癫,一向不迷不惑的猴哥,忽然癫狂起来,要给八戒点颜色看看。
为什么说猪八戒发痴,你看他,听孙悟空介绍说这白马乃是龙子所变化的。这猪八戒居然像没见过世面的小朋友一样,好奇的问:“哥啊,我闻得古人云:‘龙能喷云噯雾,播土扬沙;有巴山?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怎么他今日这等慢慢而走?”你想想,这猪八戒当年是什么身份?他可是天河里的天蓬大元帅啊,什么世面没见过,什么天龙水龙土龙没见过?什么神通变化没见过?所以,他的问,非常的不合他的阅历和身份。
为什么说孙悟空发癫,行者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个儿你看。”好大圣,把金箍棒揝一揝,万道彩云生。那马看见拿棒,恐怕打来,慌得四只蹄疾如飞电,飕的跑将去了。那师父手软勒不住,尽他劣性,奔上山崖……。你说这孙悟空,刚刚还理智深奥的不得了,怎么这一转眼就像个淘气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胡闹了呢?悟空的表现,显得很精神分裂。
哎呀,这个你可不要怪猴哥、也不要怪八戒,这个事情由不得他不胡闹,因为,因为你知道,菩萨们在前面等着呢,他们这一行拖拖拉拉的,耽误时间,人家菩萨计算好的地点,他们在人家预定的时间没有到,菩萨们想:赶快过来,不然考场要关门了。
所以说,人说春秋笔法厉害,因为孔子作春秋,述而不作,其中的春秋大义,全凭观者自悟。而这个西游记,更厉害,热热闹闹的故事中,能暗含了很多你不琢磨根本就看不见春秋笔,你不琢磨吧,一样看得心花怒放,故事表面情节的精彩和有趣、老少皆宜,已经让中国人津津乐道了五百年了。可是你定下心来,刚一定住心神,忽然间一幅幅隐含的景象,就从文字中无声的浮现出来,让你目瞪口呆、惊喜莫名。就比如我看到有朋友说“我们普通人,要怎么能分辨得出呢?”不分是不是普通人,心神定住,自然很多事情就一眼看透了。以前小时候,我琢磨什么的时候,就算天塌地陷的动静也听不到、不知了。这不是长大了才知道,那时候是入迷了进去了。可是进去之后,真的是看到、感觉到许多许多别人无法感知的事物。
孔夫子的春秋笔,用人伦正统去比照,就会浮现出来。西游记的春秋笔,用每一层世界的天理去比照,也就出来。怎么去比照,我的方法说来也简单的很,从小说中每个人物应该具备的眼界,去评判他们自身各自的言行,就象拿着尺子量一样,尺子放过去,长短一量就出来了。每个人都有一把尺子,每个人都可以度量度量,内量自己,外量天地。
马上这重大的考验,就要开始了。准备好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