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6) 流沙河的位置
你看我,把沙悟净的前世给描绘的如此英明神武,怎么他是三个徒弟中最不济的一个呢?这个就跟他被贬下界、遇到观音菩萨劝善之后的行为有关系了。
你肯定看见了,他看见唐三藏师徒的生猛表现:师徒们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妖精,十分凶丑……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抢唐僧干什么?当然意图很露骨:吃呗!
当第二次猪八戒跑到水中找打索打,他交代到最后自己流落流沙河的日子,就是来来往往吃人多。并且今儿个遇到了你这凶巴巴的泼猪头,肥肥胖胖,正好符合我填肚皮的需求。老大我不嫌弃你一身糙肉,就拿来拔了毛剁碎了做猪肉酱也好。说来说去,他的关键词还是一个事情:吃人。
怪物吃人,在西游记中很稀罕吗?当然不稀罕,简直是所有人都认为妖怪吃人是很理所当然的,要不怎么它们是妖怪、是怪物呢。可是,你还记得,当年观音菩萨解脱了他的罪愆之后,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也就是说,他早就承诺不再吃人、甚至吃素了。
小说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了他违约了已经,可是通过前后的文字对比,你看他的行为,是不是根本就没把对菩萨的承诺坚持下来?小说中也没有把他跟猪八戒对比,可是你再把他的行为,跟猪八戒对比一下。人家猪八戒本来也是吃人度日的妖怪一个,可是自从皈依,真的就再也没有吃人、而且真的坚持吃素了。在漫长和痛苦的流放生涯中,孙悟空是真的反思自己了,真的知道自己错了;猪八戒虽然没有这反思,但是菩萨指出他吃人犯罪,他确实是明白了自己在犯罪,并且当即表示希望能有机会走回正路。到得他沙悟净,则只有一句话:“我愿皈正果。”
再说说他被流放的地域流沙河。当时在赤脚大仙的力保之下,他没有被投入三界轮回,但是被贬到了这流沙河,这流沙河,却不是他一个人独占的,只是划给他流沙河的一侧给他作为私家地盘。小说中说得很清楚,他的地盘是流沙河东岸。“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那就是说,流沙河东岸附近的地区,也是属于他的地盘,并且,他一般并不在流沙河里面休息,而是在河东岸附近的山上。那么,刚才他突然从河里面蹦出来抢唐僧,应该是饿了之后到河里找吃的去了,正在饿着肚皮,而且应该是半天了还没找到合自己胃口的东西吃,看来,什么鱼呀虾呀蟹呀这些上好的河鲜,都不符合他的口味,或许说早就吃腻了吧。正在饥饿中,又不喜欢那些糟糠河鲜什么的,所以,他一看见岸边来了人,而且是肥肥白白的唐三藏,当时就眼睛都绿了。
从小说中描述,这河里不但盛产河鲜,而且品种齐全丰富:鯾、鲌、鲤、鳜、龟、鳖、鼋、鼍、红虾、紫蟹等等,这么丰富看得我都有点想捞来尝尝了。你看这个沙悟净,不但不肯吃素,连一般的河鲜不肯吃,甚至是,那他平日栖息的山上,飞禽走兽适合下肚的野味应该也不少吧!可是他呢偏偏也不喜欢,只肯泡到水里躲着打埋伏,跟北京的交警一样专门喜欢捕获自投陷阱来的过客。也就是说,他最钟意的,依然是吃人。可怕不可怕?
前前后后这些事情,说明了这沙悟净,先天的缺乏悲悯之心,顶多是能做到救度自己,没有悲悯他人救度众生的心怀。所以么,小说作者让他最终成就罗汉果位,是最恰当的安排,罗汉就是这种自觉自利的神。
且慢,前面小说中说的很清楚,这沙悟净吃什么人呢?“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他吃的人基本上是在流沙河周边谋生的人,主要包括:樵夫、渔夫,还有来来往往的过客,当然也有偶尔路过的僧人。“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
不是说这流沙河,连羽毛、芦花都漂浮不得,哪里来的渔夫能架舟泛楫?并且,这河水里的水族鱼鳖虾蟹,能在这弱水中生息,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生物族群?
来来往往吃人多,那就是说,应该包含一种可能:河东岸有人试图渡河到河西岸,河西岸有人试图渡河到河东岸了?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有人沿着河东岸来来往往的走呗!但是沿着河边走的人,应该是少数派吧。这些过客又都是什么人?而且天界特意把这一块地方划归他,肯定是知道他下界之后会不断的伤生吃人,虽然安排了七日一次的飞剑穿胸之巨大惩罚,还是无法阻止他吃人的恶念。
这些疑问,隐隐的在心中也变得清晰起来,里面的确有不能说的秘密。话题先进一步深入吧,来说说这流沙河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说也说得明白了呀,上下三千里,左右八百宽。可是你要知道,过得了这流沙河,是多么巨大的飞跃吗?下一回中已经交了底:过了这河,就到了西牛贺洲的地界了!妇人道:“此间乃西牛贺洲之地。……”
要知道,这四大部洲之间,本是有巨大的海洋相隔的呀。记得当年孙悟空如何从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的么?在大洋上顺着季风飘荡了不知道多远,才到了西牛贺洲的地界。现在,怎么,怎么度过了这流沙河,就到了西牛贺洲哩?
你说说,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当然了,这是一部修行故事,必须修行的路途都亲自走一遍,才会真的知道,小说写的并非虚言。唐三藏必经的这流沙河,是上下结构。孙悟空筏渡的大海,是平行结构的。唐三藏必经的流沙河,是他身体之内的世界结构,他从下而上、从人到圣必须构造融通的一层间隔。从流沙河的西岸、从西牛贺洲众生的眼中,看到这南赡部洲与所有众生,都是沙一样流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