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10) 一点意犹未尽的话 第十四回其实还颇有未尽的意味,但是再多说又显得啰嗦了。咱们就姑且一跃而过。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百分之百都是有着多层内涵的,就跟汉字的结构一样,笔画各自有各自的意义,不同的笔画排列出来的字有多重的含义,并且笔画在字中不同的位置,与其它笔画的对比关系,也赋予这字非常多层面的含义。而这些文字堆叠出来的故事,其中的含义又能构成一层一层的字和文字,重重叠叠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字和神话故事特有的表里对应的结构。 想不起来名字和作者的一本武侠小说中,有一个天资绝顶的牛哄哄的小和尚,仅凭一块残字木碑,就能反推出整个碑文,并且根据碑文修得绝世武功。世界上不会有如此天资,因为他如果要反推,必须深研后天易、先天易、后天先天易之间的互转,其实先天易早就失传了,更何况这个两易互换。懂得这个互换,那必然得具备看透天机的顺和逆的水平,这水平是不能天生的。 可是中国正统文化中的古籍,却千真万确的是里面存在着这两种上下相反的天机的。但是的确是假传万卷书,真传几句话,说透了就一定会让你恍然大明白。如果你有时间和兴趣,不妨按照前面研究第十四回的办法,研究一下你最感兴趣的那一本古籍。之前有网友推荐给我刘一明道长的《西游原旨》,刘道长就看见了西游记中的卦象与卦象演化关系,非常了不起。但是可能他是没时间多研究下去,再研究下去就会看到这卦象有的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的,有的是顺之机、有的就是登天大路的逆天之机。 如你照方抓药的研究《诗经》、《春秋》等以前似乎看不懂的经典,相信必会有收获大乐趣。 或许有网友疑问,你不是前面说这天机是世界的结构吗?怎么忽然有变成是中国汉字和古籍的结构了?是呀,中国的传统汉字跟这我们这个世界,有着同一样的内在结构呢,本质上是同构的呢。当然我说的是繁体字、也就是正体字,是正经的真正的中国汉字。 或许又有博学的网友抓住我说话的漏洞了,中国汉字历朝历代的都在演变,嘿嘿,这个你怎么解释,不能自圆其说了吧?对呀,一点不错,可是我想您一定还记得,我说过,历朝历代的变化,都是因为天象在变化,并且天象一变,别说星象变了、朝代变了,连地上的植物、地气全都变了。可是这一切的变,易经中都有,早就定在那里了。中国历史的变化、脱不开易经的范围、也脱不开五行演变的规律。中国文字,不管怎么变,他其中的阴阳与五行结构,也一直没变过呀。 一定又有更加博学的网友,马上说,不对,你说的是五笔型吧,那是输入法,是兲朝王永民先生发明的,哈哈哈!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型,参考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人说是汉代许慎第一次按照五行、阴阳学说,把汉字分门别类了。其实不是他按照五行和阴阳分类,汉字中固有包含着五行和阴阳。 传说中的仓颉造字,仓颉是按照一个事物的卦象去起卦造字的,一个事物的本质卦象就是该事物的本相。这是终极原因。 有可能您觉得我说的玄玄乎乎、虚无缥缈的。无妨,继续看西游记就是,看完了看懂了,应该会比我明白的还多,保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