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3) 后面的魔难是有原因的
  
  三藏和刘太保跟还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对话,孙悟空明明白白说了是之前观音菩萨安排他等待三藏这个取经人为师,并且说观音菩萨说的是这师父可以救他孙悟空脱身的。可是这个三藏去山顶之前,还特意拽上刘太保。到了山顶,看见了金光万道,瑞气千条六字金言,他还在嘴里叨咕是不是自己有能力揭开这个封条。这说明这三藏,对菩萨的信心的确是有问题的,他很多虑。三藏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多虑,往往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他能想出一大堆毫不相干的事情来,也就是说,这聪明人的通病他也不缺。他瞪大了眼睛在那边厢、脑筋飞快的活跃着,可是偏不想想眼前那金光闪烁的六个金字不断然就是神圣的证物嘛。
  
  “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字,据说梵文读音为观音菩萨的名号。要知道,这六字金贴可是当年如来佛祖贴下的,如来佛祖贴的时候,却贴了菩萨的名号,当时漫天诸神看了,莫不明白这是将来要救度这猴子的意思。
  
  如果你是三藏,看到这压着自己最尊敬的神的封贴,你会怎么想?你一定会非常庄重的对待这菩萨的安排、庄重对待这下面的神猴。并且你一定会想,菩萨安排的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我的,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善待。但是显然这三藏并不这么认为,其实他没这么认为,是他压根儿就没往这方面想。你看他怎么说:“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他这番话什么意思您看出来没?他是嫌弃孙悟空相貌雷人、土头土脑的不如他洋气,这叫什么?这叫以貌取人。还记得之前在山神伯钦家中的时候吗?他就嫌弃人家后院的亭子中腌脏古怪,屁股还没把凳子暖热就起身走开了。这又是三藏一个非常大的毛病,看问题看事物往往只能看到表面,非常肤浅。当初要不是伯钦一出场就是救他一命的姿态出场,估计他遇到伯钦也是这样子心里暗暗的嫌弃人家。
  
  果不其然,这伯钦刚刚走开,这孙悟空刚刚成为他的徒弟,三藏就栽在自己这个样貌取人的毛病上了。过了两界山,又是一只老虎冲上来,张牙舞爪的。各位,这可是三藏第三次遇见老虎了,按道理,这次老虎不该出现的,事不过三嘛,再者说了,老是老虎出来,看多了也没了恐怖的心情了,审美疲劳了不是。其实作为一个修行者,三藏应该害怕的不是老虎的出现,而是老虎为什么再三的出现。三藏想不明白,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想。这乃是他心性不到位,执著表象、为外物所迷的心不去,迟迟不肯去,所以一再招致猛虎。猛虎是被他的这迷惑之心给勾引过来的。
  
  但是这次不同,有了能悟空的、降龙伏虎元神相助,这悟空大神高喝一声“业畜”,那老虎当即就吓瘫在那里,不敢动了。老虎出现的时候,三藏在马上只是惊心,而悟空一棍子打死了老虎,却让三藏吓得滚落马下,以为自己在梦游,咬咬手指头发现很疼痛,三藏颤抖着说:“天那!天那!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他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三藏第一次看见真正的神通,没有欣喜赞叹,反而是吓得不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三藏是不明白佛法神通的真正意义的,说明三藏不知道佛法神通是用来降妖伏魔剪除祸害的。菩萨给他安排了这么大一个神通的源泉,反而让他疑虑重重,觉得这悟空狰狞恐怖。三藏是修佛法、是修善的,看来他对善的理解,有着本质上的误解。
  
  只是当悟空把自己金箍棒的好处介绍给了三藏,三藏这才闻言暗喜。终于,他听到了他喜欢听的。三藏很奇怪老虎见了悟空不敢动。悟空就明白的用修炼的语言告诉了三藏自己的神通与境界。三藏这才放怀无虑。但是很可惜三藏听得只明白了一点皮毛,所以后来跟悟空发生了种种的龌龊和冲突,其实早在这个时候就显露出端倪了。
  
  悟空是这么说的:“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剥这个虎皮,何为稀罕?见到那疑难处,看展本事么!” 降龙伏虎、翻江搅海,是道家修炼内丹的术语,这个谁都知道。但是其实也是佛家修心的功夫,这个只有极少人知道,三藏尚且不知道。利用下界对立物质来化合升华,这个是宇宙的分层结构和循环关系决定的,跟佛道都没有关系。不管是佛是道,都得顺着这个大道。悟空接着说的话,是说自己修炼的境界同时又微观、又宏观,能控制相当层面范围的物质演化,不会拘泥于人间这一层。他甚至跟三藏交了底:“见到那疑难处,看展本事么!”看清楚哦,不是困难处、不是为难处,是疑难处,对三藏来说什么叫疑难处?那肯定是修行的认识上了!凡是修行认识上有困惑不清,就是疑难,那些困难、为难,都是因为这认识上的困惑导致的。悟空等于跟三藏说,你有什么修行上的难题,不妨请教我呗。
  
  你也知道,三藏往往是宁肯拨自己心里面的小算盘,也不肯听悟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