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六四感怀

六四过去已经十二年。十二年,历史长河中一闪即逝的浪花,但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它又是那么的悠长。作为六四事件的身历者,遥想当年,总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沧桑感,仿佛历史就凝固在那一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当我们提笔追忆六四的时候,仿佛又感受到几千名青年人的血,奔洒在长安街的周围。时间是难以洗涤掉血迹的。历史和人民终将抒写:六四是二十世纪世界民主运动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民主运动。

六四不仅仅是中国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的运动,也不仅仅是发生在北京的爱国民主运动二六四参与人数之众,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空前,堪称二十世纪世界民主运动之最。然而,六四却以其空前的悲壮和惨烈载入了史册。六四失败了,它以专制的胜利和民主的失败而告终。然而,六四的失败又是必然的。当我们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清醒地承认这一点。六四几乎遍及中国的每一个大中城市、全国所有的高等院校、将近一半的中等专科学校;一部份大中城市的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极少部份的农村地区。上千万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运动。然而,就六四总体而言,它又是一场自主的、自发的、无序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它成了人民对政府宣泄不满与愤慨的出气筒。中共高层开明派的软弱,学运组织内部的不一致,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的脱离,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纲领是六四失败的根本原因。六四的失败,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它决不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反革命动乱和暴乱。以北京为中心的六四民主运动尽管以悲剧而告终,但它留下的遗产却是极其宝贵的。随之而来的东欧共产主义制度的崩溃以及苏联的解体,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是总结并吸取了中国六四失败教训的结果。

纪念六四一,不由得无限感慨。六四过去已经十二年,中国国内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历史与人民,每一位热爱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否经过了深刻的反思与省悟呢?判断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绝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来主观臆测。一定要冷静、理性、客观。这里,有这样几点启示:

一、中国民主政治春天的到来靠中国人民自己。在中国国内,尽管共产党政权已经腐败透顶,道德沦丧,但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一定程度的改善,更由于中国共产党组织自上而下加强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几乎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目前,没有第二种力量能与中国共产党相抗衡。因此,尽管民怨沸腾,但老百姓无奈地说:共产党不能靠了,就谁也不靠,只靠我们自己。我们认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终结是历史之必然。但搞垮共产党的只能是共产党人自己,决不可能有第二种力量。

二、平反六四,是历史之必然、人民之心声。六四情结几乎压得每一位中国有识之士喘不过气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平反六四是大势所趋,只是个时机问题。从六四发生的那天起,中共高层领导人中就有不同意见,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邓小平等中共元老与绝大多数当事者的死去,从中共党内到中共党外,要求平反的呼声不断高涨,并且最终将形成时代的洪流。中国共产党高层中的开明力量终将顺应时势,把握这一历史性机会,平反六四,进而最终抛弃共产主义制度。

三、中共党内开明派将是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关键力量。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共产党,而是一个派系庞杂、目标各异、意识形态混乱的大杂烩。中共内部的激进派与保守派的对立甚至恍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立还尖锐。这一点,中共与苏共很相似。因而,今天形式上的铁板一块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龟裂。取代共产党的将是共产党内部的新生力量,他们对共产主义制度的痛切将甚于任何党派,他们要求建立民主政体的愿望格外强烈,他们必将团结海内外一切民主力量,在联合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的民主政治体制。

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靠植根于国内的民主力量才能发展。在海外为中国的民主、自由、法治而呼吁,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很有必要。但是,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还得立足国内。因此,立志为中国的民主与自由献身的人们,一定要具备赵紫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无所畏惧的气派。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是要以一批人的献身为代价。在中国走向民主自由的进程中,肯定会有人作出牺牲。留学海外,真正立志于为祖国献身的人们,应该挺起胸膛,回到祖国,与共产党中的开明人士相结合,深入城镇和广大农村,走与工农大众紧密结合的道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尚有四分之一老百姓的意识仍停留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水平。亟需大批有识之士的启蒙,中国民主政治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十二年过去了,六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所忘却。开于六四的众多疑问,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疑,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六四的最基础工作,就是公布六四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作为六四的身历者、见证人,我们有道义、有责任把忠实记录的开于六四决策的全过程公诸于世,以告慰于人民和历史。现在,这里,我们唯一能够对大家说的是:这部书的全部资料来源都是有根据的,全书以客观事实说话。为了忠实于历史,我们采用编年史实录形式,从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去世到六月二十四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闭幕,基本上每一日都按:一,中央高层决策;二,全国各地动态;三,国外反应及媒体报导进行展示,尽可能避免加上我们的主观评论,唯恐自己的观点影响读者自己的评判。本书公布的是六四的的全部真相,尤其是中共高层关于六四决策的全过程,有的甚至连当今中共最高层成员都不了解。我们只期望:此书经得起历史检验。它的出版,能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回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纪念六四的今天,我们只能作出这样的历史选择。是为序。

张良二OO一年一月八

————————————————————————————————
禁书就上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