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我们终于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出版了本书。这部书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我们为她欢呼,为她祈祷。但愿这本书能唤醒人们更多的关于中国民主改革的理想,真正推动中国的民主、自由、繁荣和富强。

本书完稿于一九九八年深秋,原定"六四"十周年的时候出版。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推迟了。尽管如此,一九九九年的中国,还是发生了很多偶然而又必然之事。 

本书以英、德、法、日、意、西班牙、荷兰、瑞典等文本率先在世界各地出版,紧接着推出备受全球关注的母本中文版,从而使本书在全球的影响力难以估量。这首先要特别感谢美国卓越的中国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wJ.Nathan)先生,黎安友教授的满腔热情和始终不渝的鼎力支持令我们感动,如果没有黎安友教授的那份执著,我们难以想象本书会有如此的影响力!当初之所以选择黎安友教授,不只是因为他精通中国历史,是享誉西方的著名中国问题权威,更是因为黎安友的言论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备受中南海所关注,他是被中共通过各种渠道送达中南海的数量最多的几位屈指可数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中南海正是从黎安友们对中国的评述中来发掘西方对华政策的长期战略。黎安友给我们的突出印象是真诚、豪爽、热情,有主见,有骨气,敢作敢为。 

我们衷心感谢同样杰出的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林培瑞(PerryLink)先生。林培瑞教授是六七十年代美国知识分子中的左派,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研究中国,并于一九七三年第一次赴中国访问。林培瑞教授是美国汉学家中屈指可数的中国通。他能讲一口满是京味的普通话,有着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学功底。由林培瑞教授作为本书英文版主译,并通校全书,从而使英、德、法、日、意等各种文本忠实地保持了母本原意,使本书得以声名远播。 

我们衷心感谢在美国新闻界享有盛誉的新闻学权威、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新闻系主任夏伟(OrvilleSchell)教授,他对本书中肯而客观的评述,他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风令我们难以忘怀。他的评述,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历史价值。

无疑地,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国内外朋友,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无法在这里一一提及。只要您想象一下本书的出版历程,您也许会有更多的感悟。是的,历史已经记录了那些朋友们的时代印痕,总有一天,他们会光荣地站到历史的前台。 

最后,我们诚挚地感谢纽约公共事务出版公司(PublicAffairs)总裁PeterOsnos先生的精心策划,我们诚挚地感谢明镜出版社总裁何频先生的全力合作。

返回目录 

()

 

CHM文件:原文中的错字较多,不能一一校对。请谅解 。

 

————————————————————————————————
禁书就上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