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圣地

三十一日,海外报导计十三篇,其中较有意思的是一篇关于天安门广场情况的专稿以及布什政府对中国学潮的态度。兹摘要如下。

一。《纽约时报》三十一日发表了题为二个小 城市在谋求民主的运动中诞生,主要内容有: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团正在中国官僚集团的中心驻地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权斗争,在离那仅几百米的天安门广场上,一小批没有什么经验的官员正在建立自己的社会 。几乎可以说是一座展抗议活动的城市。

几千名学生在要求民主的示威活动中占领了天安门广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小政府设立了一个秘书处,建立了印刷所、财政部、物资部、宣传部、联络部,还成立了纠察队、特别行动队、一个小广播站、一个药房和三个医务站。

学生们在高高的杆子挂起的不是中国的五星红旗,而是红色、蓝色或白色的校旗,以表明全国各地的大学都联合起来了。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吉祥物一尊二十七英尺高的自由女神像,同毛泽东的巨幅画像迎面而立。

来自武汉的二十二岁的学生周启辉(译音)说,这是民主的圣地。要继续呆在天安门广场上,得要有巨大的勇气才行。而且,我们还得管理这里的人的生活。

学生们成立的各个部设在总部里,总部外围有三道学生纠察线。有几段时间盘查得很严,得出示特别通行证才能通过学生警察的内圈纠察线。即使现在,也很少能获准同任何学生领袖对话。

但是,虽然学生们把他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建立的社会看成是为自由和民主而斗争的战场,可他们并没有设立防御物,以抵御进驻首都郊区的数万军队。

学生们说,如果发生对抗,他们打算依靠首都市民的帮助。他们承认,如果军队半夜悄悄地进行镇压,他们大概会被打垮。但是他们说,这样,第二天会激起市民的愤怒,学生从而会得到更大的支持。

即使军队不进攻天安门广场,人们也搞不清楚学生们的这个小社会能维持多久。广场上的学生人数已大为减少。现在,在那里安营扎寨的学生只留下数千人。学生们说他们至少要在天安门广场呆到六月二十日人大常委会开会那一天,但是,到那天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学生们实际上完全避开了北京当局,因而也就失去了社会服务方面的一些福利,如清除垃圾和供电供水等等。结果,天安门广场变成了一个不怎么适于居住的场所。

学生们成立的各个部同政府各部有天壤之别,它们大部份都设在香港捐助的红色或淡蓝色塑料帐篷里。但是,它们还有一点也同中国官方部门不一样,即一天二十四小时办公。

学生财务机构手里已经有了相当于近千万美元的款子。随着当地居民不像过去那样迅速捐助食品、饮料和其它东西,他们的钱会开始花得比过去快。

世界各地都在为学生捐款。例如,据报导香港的一次摇滚音乐会就为学生募到一百多万美元。但是,学生们说,他们一直无法收到海外通过政府邮政系统寄给他们的钱。

因此,学生财务人员不愿把钱存在政府的银行或邮局里,而是藏在广场外面的某个地方。他们还计划通过办报、记者招待会和扩音器来公布财政帐目。

河北大学统计系的二十一岁的韦椎(译音)在财务机构负责财政监督工作,他说:你可以说这个地方就象一座小城市。但是,这里是一个纯消费社会,因为我们不生产任何产品。

采购工作由物资部负责。为了控制每天的食品采购量,物资部要求广场上的各个大学每天派代表把呆在广场上的本校学生的学生证拿给该部人员看一下。即使这样,学生们的食品也主要是面包和饮料。一些学生已经抱怨说,他们缺乏各种维生素和蔬菜,也没有适宜的卫生条件。医务站现在已远不像两周前举行绝食时那样拥挤,得病的人大部分是小毛病,如感冒、喉炎或疲劳过度等。

从医务站的设备和药品来看,它们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医务站都属红十字会领导。有一个医务站的医生主要是处理需要急救的病人。病情危急的病人送往广场上的急救中心。

药房负责分发中药和西药,药品都是工厂指送的。充当药房的帐篷里堆放的好几百盒药一直没有打 开,自学生们举行绝食以来,各方面提供的葡萄糖水、盐水和一种很受欢迎的中国营养药一直很少有人服用。

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五月三十日发表题为一个谨慎的人对中国照章办事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乔治.布什真的清楚了解中国吗?在出现危机时,总统由于采取低调的、谨慎的态度而遭到报纸和政党人士的抨击。低调的、谨慎的态度已成为他的标记。专栏作家A.M.罗森塔尔以轻蔑的口气说,于民主进程中热情奔放的时刻,政府一直软弱无力。自由派参议员克理斯.多德说,要有更多的创造性。保守派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要求说,不,要更强硬。看来谁也不满意。

然而,当亨利.基辛格上周三召集一批中国问题专家到华盛顿参加一次秘密午餐会时,消息马上泄露出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象理查德.霍尔布鲁克那样卡特任命的人,都一致认为,布什对这个问题处理得差不多是正确的。如果他代表学生表示更强有力的态度,那么人们认为,那可能不必要地招致流血和疏远一个重要的朋友。此外,中国的领导人由于了心迷恋于继续掌权,不大可能会给予理睬。基辛格说,布什显示出明智的克制。他私下告诫批评的人不要再催逼总统大甚。

本报记者达斯科.多德尔从中国报导说,布什的外交手段在北京大街上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虽然存在不同意见,但是一些学生对美国更深地卷入的想法很生气。一名学生说,我们不需要美国的帮助。这是内政问题。但是,我们要感谢美国学生向我们发来表示他们支持的电报。

对布什来说,中国发生的抗议活动反映总统经常遇到的两难处境,这种两难处境在电视时代扩大了。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说二一国政府很难干涉另一国的内政,即使那个国家是你不喜欢的,如布什总统在巴拿马和尼加拉瓜遇到的情况。当那是个友好国家时,不管是南朝鲜、中国还是别的国家,你会感到更困难得多。确实,那关系到你的全部关系。

但是,当美国人眼看其它国家人民向他们的压迫者、特别向共产党领导人发出抗议时,他们渴望给予道义上的支持,要求白宫作出表示。一位总统必须斟酌他用词的口气,要讲得响亮,好让抗议者听到,但是,不要响得煽起骚乱或断绝政府关系。最严重的错误是,间接地鼓励叛乱,然后在叛乱遭到镇压时袖手旁观。

对布什来说,在中国出现的两难处境由于可能继续骚扰他的总统职务的特殊环境而加剧了。现在,美国的电视镜头把天安门广场变成一场起居室革命,大大加强了对布什的压力,要他作出引人注目的支持姿态。然而,布什几乎对用辞感到为难,不能容易地表达该国最深切的感情。此外,如果布什总统代表学生示威者表示太强有力的态度,中国的强硬路线派可能会设法提出布什过去担任过中央情报局局长,从而在政治赢得分数。

不管怎样,政府主要关注的是,保持过去四位总统培育起来的同中国的关系。一位官员上周说,我们本世纪来第一次同亚洲的所有主要国家持有建设性的关系。他认为,苏联仍然威胁够大,因此美国和中国希望亲近,两国还对两个朝鲜、对印度支那、越来越多地对台湾采取共同的态度。北京政府除了派往美国的四万名学生外,还认为美国是它解决技术和贸易问题的关键,而美国企业界则希望在中国开辟更大的市场。

一位政府官员担心,对中国和布什政府来说,最糟糕的情况还在前固。如果发生暴力镇压,那很可能在美国引起一场风暴,要求布什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这位官员说,但是,政府争取防止在本国出现五度的反应。他说,虽然政府将对镇压垂不遗憾,但是我们将妻不,我们希望中国能返回到其改革的道路去,我们希望我们能保持我们的关系。布什将再次照章办事,而这一次他将真正地受到斥责。

————————————————————————————————
禁书就上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