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香港《明报》发表了该报记者对北师大学生程真的一篇专访,题为"学运暴露了学生弱点"。着篇篇报导在中南海引起较大反响。摘要如下:
参与学运的程真,日前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目前党内斗争非常激烈,学生在广场是一面旗帜,如果竖立不好,就会令这次学运蒙上污点,所以她认为学生应尽早撤离,做一些实际的宣传工作。
另外,北京市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副秘书长王志新说,广场上很多同学实际上愿意撤离,只是外地有些强硬分子,认为如果离开广场,便会被人指责,或者回到学校时感到没有光彩。
就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程真,在参加学运中认识同校的吾尔开希,两人瞬即成为好友。她与吾尔开希的观点相同,认为学生现在应该撤离。她说,广场上的人非常复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她不希望看见这次学运转化为一场动乱。
程真说,这次学运,唤醒了人民要求民主的意识,成就是伟大的,但其中也暴露了很多弱点,例如四月二十二日的下跪请愿,便存在着一种封建意识。此外,大学生的权威在今次事件中体现得特别强烈。首先是学生滥用特权,可以随便拦车,可以坐车不付钱,形成一种特权主义。其次,学生在这次运动中没有把握好独立性,很容易卷入政治漩涡中,特别是四二六社论发表后,可以说学运的方向已跟着政治走。到李鹏五一九讲话后,表现最为强烈,大家均喊"李鹏下台"的口号,把这次学运的宗旨抛弃了。
她说,学生当时没有声明,这次学运与党内斗争没有任何关系,虽然最近表态,但这场运动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她说,在个人绝食的时候,有不少人是中途加入的。她认为有很多是为了个人英雄主义而加入绝食的,亦有些是投机主义者,包括部份知识分子。有些知识分子把赵紫阳和李鹏在这次运动中的表现明显作了比较,这并非学运的宗旨。这次运动要求是民主,但遗憾的是绝食团成立之后,指挥部的成员却是自封的,可以说没有进行选举,这本身就违反了学运宗旨。她认为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一下子完成民主与法制这个任务是不可能的,条件也不成熟,所以需要逐步来做这项工作。不管哪一派当权,不管党内斗争如何复杂,学生应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王志新说,部份学生的奴民意识在这次学运中表现出来,他们呼吁争民主、争自由,但本身却有权力欲,要支配别人,此外还有不少占小便宜的学生,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来自外地素质较低的学生,北京学生只占少数。他说,学生绝食期间,很多人自称指挥,亦有人自称是北高联常委,随意弄权。本来学生提出反对官僚,但当时广场上却出现官僚主义。本来争取民主自由,但一些学生本身却不民主自由。他指出,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对,可领导别人,可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命脉。但其实谁也领导不了谁,只能大家互相忍耐的协调,才能把学运推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