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议的继续

晚上八时,在中南海继续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参加人员为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和有权列席常委会议的杨尚昆、薄一波两名元老。现根据这次会议记录予以综述。

赵紫阳说:“晚上的会议是部署戒严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讨论:局势是不是发展到了只有戒严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戒严到底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是会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到底有没有实施戒严的必要。我希望大家心平气和地来讨论这个问题。”

李鹏:“紫阳同志,戒严是小平同志在上午的会议上提出的。我拥护小平同志关于戒严的意见。我认为,在这个会议上,不应该再讨论该不该戒严的问题,而应该部署如何实施戒严的问题。”

姚依林:“我坚决拥护小平同志关于在北京市区实施戒严的意见。采取戒严这一有力的措施,有利于恢复北京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结束无政府状态,迅速有力地制止动乱。”

赵紫阳:“我反对在北京实施戒严。理由是,在现在学生情绪极度偏激的情况下,戒严无助于事情的平稳解决,相反会使局面更加复杂、矛盾更加激化。更何况我们完全控制着局势,即使是那些上街游行的学生和群众,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也是爱国的,拥护共产党的。戒严会在广大北京市民和学生心中造成多大的心理恐惧,后果不堪设想。”赵紫阳强调说,“建国四十年来,党在经济和政治上曾有过多次失误的教训。而根据我国目前内外形势的严峻性,可以说,如果再有重大的政治失误,很可能导致民心尽失。所以,我认为戒严是非常危险的,中华民族已经承受不起重大的决策失误。”

胡启立:“经过非常审慎的考虑,我也反对在北京实施戒严。在目前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我们决不宜采用高压政策,激化矛盾。说实话,我担心戒严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危机,成为触发新的群众性抗议的导火线,说不定因为戒严会使更多的人卷入这场早该结束的学潮,使局面更加难以收拾,并走向极端。总之,我认为,戒严不利于事态的平和解决。”

乔石:“我一直想表明我的观点。在对待学潮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再退让了,但如何了结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在戒严这个问题上,我很难表明支持或者反对的意见。”

薄一波:“在常委会议上,我和尚昆同志只有列席的资格,没有表决权。但,我和尚昆同志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支持小平同志的意见实施戒严。现在,常委的意见都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根据党内生活准则,在重大原则问题面前,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建议常委同志就戒严问题进行表决,同意、反对或弃权都可以。”

在薄一波的提议下,五名政治局常委就戒严问题进行正式表决。结果是:李鹏、姚依林支持戒严,赵紫阳、胡启立反对戒严;乔石弃权。

杨尚昆:党内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我们可以将今天晚上常委的决定再向小平同志和其他老同志作一次汇报。尽快把这一问题解决了。”

赵紫阳:“我的任务今天为止结束了,我不能再继续干下去了,因为在学生运动性质这个问题上,我同小平同志的说法、同你们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我思想不通,作为总书记,怎么能够执行呢?我不能执行就给你们常委造成困难。因此,我请求辞职。”

薄一波:“紫阳同志,你不要谈这个问题。上午你在小平同志那里不是同意少数服从多数吗?还说了有决断力比没有决断力好吗?这个时候你可千万不能撂挑子。”

杨尚昆:“紫阳同志,你这个态度不对,现在要维护团结嘛,你却在这时甩手。无论如何不能在这时候做使党为难的事。”

赵紫阳:“我身体不好,这几天来,一直头昏,心脏供血不足。”

薄一波:“常委的意见既然统一不起来,我们还是应该在小平同志那里解决这个问题。”

会议决定:十八日清晨五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去协和医院、同仁医院看望绝食学生。而关于戒严问题的部署却因政治局常委的严重分歧而陷于僵局,结果是常委们于第二天上午再去邓小平家,将问题上交给邓小平,与中共元老、中央军委有关负责人一起部署,并由中共元老们最后拍板。此后,十三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作用基本上消失了。

————————————————————————————————
禁书就上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