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海外舆论

当天提交中南海的三十八篇报导中,有二十三篇是关于学生运动的,十五篇是评论中苏高层会晤的。这里仅摘录两篇事务性的报导。一是塔斯社常驻北京记者柯立夫的谈话,一是法新社对吾尔开希的采访。

塔斯杜记者柯立夫的谈话

柯立夫认为,苏联对学生运动以及改变戈访华的某氐礼宾日程总的态度是:理解、扫兴和担、心。柯立夫说:学生提出的要求多是合理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运动是一九八六年以来中国局势变化的结果。政府没有采取镇压措施是明智的。中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阶层分明,不像苏联那样没有明显的界线。如果工人大规模地参与学生行列,可就不好办了。尤其是中国农民众多,他们要是也采取行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场回可能重演。柯立夫对戈尔巴乔夫访华正赶上学生运动而不能按正常安排举行某些仪式,甚至有可能连天安门都无法看一眼而感到遗憾。尤其是,许多外国记者的注意力已从报导戈尔巴乔夫访华转到天安门广场,使对戈访华的报导暗淡失色。所以,有些扫兴的感觉。《真理报》前驻北京记者,这次随戈尔巴乔夫而来的奥夫钦尼科夫十五日晚专门打电话给新华社一位前驻莫斯科记者,向他提出学生运动对戈访华有何影响的问题,也反映了这种扫兴的、心情。柯立夫有两点担心:一是担心学生运动失控,采取过激行动,导致政府转而采取镇压措施,使戈访华更加淹没在洛洹一事件中。因此,他说,千万别在这几天驱赶学生。二是担心学生运动发展下去,导致中国政局进一步动汤,对中苏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

柯立夫在谈到苏联目前政局时说,戈尔巴乔夫和利加乔夫矛盾尖锐。他说,他们虽然都主张改革,但在具体改革方案上意见很不一致。叶利钦的许多主张并不怎么样,一时也难实行,人民知道,他不是个好领导者,但是,其他人更坏,所以支持他。苏联党也面临难题,不少人要求共产党下台,更有一些人提出由宗教势力取代共产党。

吾尔开希:我们准备死

我们准备死,这是法国台加罗报》当日发表的一篇纪要的题目,采访的对象是年仅二十一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吾尔开希。摘要如下:

《费加罗报》记者问:按照礼仪安排,明天戈尔巴乔夫将到这里来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届时,绝食者和其他的大学生们是否会仍在这里以阻止他通过?

吾尔开希答:问题不在这里。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我能对你说的是,我们将一直呆在这里,我们要在这里绝食。问:政府会怎样看?

答:政府是一个由坏蛋和腐败分子组成的帮。他们愿怎么想,随他们的便。党和政府是一曰事。要反对政府,就必定要反对党。我们确实对政府感到失望了。它们必须答覆我们的要求,不能歪曲我们所说的话。

问:但是,当局不是已经指出,同学生代表的对话已经开始了吗?

答:我是星期日下午对话的学生代表之一。政府方固的人一再说他们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同时又声称自己是善意的。这毫无意义。

间:你们是否担、心警方会在戈尔巴乔夫走后采取干预行动?

答:他们甚至可以现在即在戈尔巴乔夫还在北京时就采取干预行动,但这是不可能的。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

间:你们害怕这种干预行动吗?答:是的,但我不恰,所有董里同我在一起的其他人都不伯。

间:学生们准备继续绝食多久?

答:一直坚持到我们得到令人满意的答覆为上。我们能够坚持下去。我希望人们能够明白这点,我们能够坚持下去。

间:即使死吗?答:这里的一对男女青年都已经作好了这种准备,另一些人准备死于其他的惰况下,即在警察的打击下。

间:可能的结局是鉴,

答:一切都是可能的。甚至邓和李鹏也可能接受我们的要求。

问:如果政府作出让步呢?

答:我们的要求远远多于现在提出的三四个条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我们必须逐步前进,但我们是不乏要求的。其中个重要的要求是人权要求。

问:面对你们的要求,政府内部的态度是否有分歧?

答:我对领导机构内部的权力斗争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其他的问题。我现在很疲乏,请让我休息。

吾尔开希尽管很疲乏,但他仍在组织队伍,向人们发表演说。他的头上束有一条白布条,上面写有绝食字样。

————————————————————————————————
禁书就上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