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学生到外地进行串联的情况在学潮一星期后开始显现,这里摘录二十五日安全部门发自武汉的一则报告。
一名自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团委书记、今年十九岁的有浓重北方口音本科生,二十四日从北京来到武汉大学,就学生游行、罢课问题在武汉几所大学进行串联,并于二十五日下午在武汉大学桂园学生宿舍区与部份武汉大学学生进行对话。
他说,他来武汉的目的,是为了传递北京的信息,了解武汉学生运动情况,相互合作。他介绍说,北京的学生运动搞得比较规范,各大专院校都联合起来了,成立了“首都高校联合行动委员会”,向政府提出了七项要求。
这个青年在评价武汉学潮时说,武汉的学生运动盲目性比大,目的、要求不一致,也缺乏很好的联合,没有争取到学校学生会和团委的支持。提出的多党轮流执政也不实际。这对学生运动发展不利。
当武大学生问下一步学运应怎样进行时,这个青年说,北京基本上再不打算游行了,目前正在罢课,正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各校团委和学生会自“四.二二”后都积极支持学生运动,为学生运动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学生们分别到车站、街头、工厂门前进行不同规模的演讲,以唤醒全社会,争取民众更多的支持。他建议,武汉的学生运动也应该这么做。他说,历史上每次大的运动都靠工人阶级,没有工人阶级支持,我们就难得胜利。此外,全国各地都派有学生代表去北京,声援北大、声援首都的学生运动。在北京,把全国重点院校联合起来,成立一个长远的组织,取代全国学联,同时为”五四”作好准备。
这位青年说,北京、天津、南京都举行了罢课,但罢课不罢学,罢课不罢餐。就是不进课堂,自己在寝室里学习。他们的活动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支持。
中共浙江省委给中南海的报告称:这几天,杭州和北京等地高校串连频繁,许多学校收到了北京来电、来信。杭州几所大学的行动部署和标语口号与北京等高校相呼应,不喊出格的口号,验证了学生已开始统一采取“和平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报告借用杭州各高校负责人的建议,认为中央有五个问题亟需解决:一,前段时间上级发的电报互相有矛盾,政策、态度时宽时严、时松时紧,叫下面无所适从;二,叫学校严肃纪律,万一学生大面积动起来,法不责众,学校就会很被动,三,制止学生成立非法组织,既要有态度,又要有措施,四,要学校与学生开展对话是对的,但现在学生所提问题与学校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对话恐怕无效果,五,强化管理很容易激怒学生,万一事情闹大了怎么办?浙江省委报告中反映的情况代表了全国很多高校在这次学潮中的态度,更说明了中南海在对付这次学生运动中决策的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