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评论

当天送达中南海二十八份海外报导,大量报导了北京学生开始大规模罢课、外地学生到北大聚会、留美学生情况以及对政府的反映等情况。 

路透社“北京学生运动第八天”的报导说,“正当学潮的扩大使政府日益难以忍受时,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星期一去北朝鲜进行正式访问。”印度《快报》社论指出,”当十年前北京民主墙出现时,邓也许认为,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污染的狂热分子是问题的根源,经过一定时间,这些人是可以不费力气地对付的。”“人们不知道他对新一代知识分子中的这种骚动是否仍抱有这种乐观的看法。人们不能不把知识分子的不满看作是正在使苏联和东欧的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的更广泛现象的一部份。”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表题为“二十万人蔑视中国领导人”的报导说,“学生们的挑战是空前的,但是如果认为它有可能导致共产党失去垄断权,那就错了。学生们缺乏组织,而且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敌不过一个牢牢控制着治安部队的纪律严明的组织。”“到目前为止,共产党的反应一直是低调的,高级领导人尚未谴责抗议活动。但是,共产党知道,如果无视这种挑战,将会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过去的老办法是找一个替罪羊,并采取措施以确保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合众社电文说,“罢课标志着学生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民大学的一张大字报写道,“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罢课。如果我们得不到民主和自由,我们决不会停止罢课。。”美联社的电文说,“当局没有采取公开行动干涉这次罢课,但是有些人士说,上周末前后有一万多名驻在远郊的士兵开进北京,为可能采取的镇压行动做准备。一些学生领袖说,他们担心自己很快会被逮捕。”法新社报导说,学生们正在准备向外界群众散发传单,说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他们正在开展一场敦促向全国各地亲友写信的运动,以便散布关于学生的要求和示威的消息。”法《解放报》报导了该报记者对“在天安门的一名清华大学学生的专访”。”这名清华电子系四年级学生说,在中国,极大部份优秀分子在党内。没有其它政党有能力来领导这个国家。我们相信和执政的共产党一起搞民主是可能的。但是,我们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全能保护神那样的人身上,真正的问题是制度问题。我们将继续我们的运动,总罢课将一直延续到领导人同意和我们对话。” 

时事社的“中国也出现摆脱:“官方新闻”的迹象”的报导称:”中国的报界也终于出现试图摆脱官方报导的迹象,先驱者是北京的《科技日报》。”“该报这次能进行在中国可谓大胆的报导,是因为有开明的编辑,特别是副总编孙长江,据说过去是前总书记胡耀邦的演讲稿执笔者之一,被认为是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关于这次报导,孙长江没有特别骄傲的神气,他说,‘并没有标新立异,只是作为报导机关尽了应尽的职责。’”共同社当天播发的一条消息称:这表明,在新闻界有关人士中支持学生的要求与行动的知识分子已经很多。党中央对这次学生运动还没有提出明确的方针。这暗示出,党中央因展开前所未有的新运动而困惑不解,意见没有取得一致。”

————————————————————————————————
禁书就上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