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场主力部队报告

隶属于北京军区的第三十八集团军,是六月三日承担天安门广场清场任务的最重要的一支部队。可以说,天安门广场的清场任务基本上是由这支部队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公布三十八集团*在天安门清场中的全过程,以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天安门清场的车相。为此,特摘录三十八集团军给中央军委报告的有关部分。

六月三日,根据戒严部队指挥部的命令,我集团军作为先头部队承担对天安门广场的清场任务,部队从北京西郊出发,沿西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挺进。第一一二师由师侦察营开路,首先占领军事博物馆以东出发地域,掩护了全集团军的编队。第一一三师驻城区的两个团先期到达出发地域,驻丰台的四个团,在开进中由师侦察连掩护,连续突破暴徒在四个路口的围堵,到达编队位置。炮兵旅排除种种困难,主动前出到集团军先头地点。工兵团从良乡营房出发,快速疾进,二十七分钟行驶二十四公里,提前抵达预定位置。通信团排除干扰,全力保障,随集团军机关到达指定位置。在开往天安门广场的过程中,我集团军指战员头上是雨点般的砖头,脚下是各种各样的障碍物,身边随时有暴徒打来的棍棒和桶来的钢筋,前边是火海浓烟,全体指战员冒着被绑架和被打伤、打死的危险清除着火的车辆,搬掉横在路上的隔离墩,历经四个小时,根据戒严部队指挥部的命令,按时到达天安门广场。

六月三日晚九时三十分,集团军开始向天安门广场进发。第一一二、一一三师和炮兵旅并肩前进,防暴队担负开路任务,其他部队紧紧跟进。面对暴徒的打、砸、抢、烧、杀,指战员们英勇无畏,以步代车,人护车行,突破了十二个路回,排除了暴徒设置的由燃烧的汽车、电车组成的七道火障,克服了七公里长的密集路障,历经四个小时的艰难奋进,于六月四日一时三十分到达金水桥一线,作为成建制的集团军,第一个开进天安门广场。拟担负清场和巡逻任务的第一三师装甲车队,于六月三日二十一时五十五分,从东高地出发,经过艰难开进,三台车在六月三日二十三时三十分到达天安门广场。后面受阻的车队按照预案,果断指挥,在复兴门路口与集团军大部队汇合,加快了开进速度。坦克第六师在距离较远、驻地分散的情况下,积极行动,师前指带坦克二十一团和高炮团于六月四日一时四十五分到达天安门广场,师基指和直属分队及坦克二十四团分别于四日四时三十分、七时二十分赶到天安门,该师其余的部队进到军事博物馆一带。全集团军一万零八百名官兵、四十五辆装甲车在清场前开进到天安门广场的行动,沉重地打击了暴乱分子的嚣张气焰,摧垮了他们的西部防线,震慑了盘踞在广场的顽固之徒,为取得平息反革命暴乱的决定性胜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集团军抵达金水桥后,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外围的暴徒纷纷向东西长安街集结,企图组织反扑。集团军按照戒严部队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派第一一二、一一三师分别堵住东、西长安街的路口,牢牢地控制住警戒线。同时,派坦克第六师两个团对金水桥至午门地段进行了清理,并堵住东、西阙门,阻止暴徒从故宫方向进入广场。从而切断了广场北部的内外联系,使广场上的顽固份子陷于孤立的境地,确保了清场的顺利进行。

六月四日四时三十分,清场开始。在戒严部队指挥部的统一号令下,我集团军炮兵旅、工兵团的部队和第一一二师四十二辆装甲车,共计两千多人,同兄弟部队一起,由北向南进行清场。在此之前,抓获了企图烧毁天安门的"高自联"常委、秘书长郭海峰等六人,捣毁了暴乱分子的精神支柱"自由女神像"。接着,装甲车在步兵的引导下,驱散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人群,一直推进到正阳门以南,并迅速在正阳门一线建立了牢固的警戒线,胜利完成了清场任务。整个清场过程,我集团军官兵和兄弟部队战友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保持了最大克制,没有开枪打死一个人。在这举世瞩目的清场行动中,我集团军既充分发挥了机械化部队的威慑作用,又较好地显示了部队勇敢而又认真执行政策的人民军队形象。

————————————————————————————————
禁书就上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