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同第一份报告

四月十七日午,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李铁映、宋平、肉杏文、阎明复、温家宝等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议题与十天前胡耀邦发病时的那次政治局会议相同,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发展和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意见,只不过这次是向党外人士徵求意见。下午,李铁映分别向赵紫阳、李鹏汇报了两天来全国高校悼念胡耀邦的一些情况,说何东昌已经向他反映,北大、人大、复日下武汉大学等一笔局校在悼念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和苗头,国家教委将马发一个通知。赵紫阳说,要充份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指出他们的一些不当做法,要深明大义,晓之以理。李鹏表示,工作要做在前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天,姚依林对李鹏说,二通次学生悼念耀邦的动向值得高度注意。一批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早在等待时机,现在耀邦去世了,正好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这些人会利用学生的爱国热情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所以,一定要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晚上,李鹏给陈希同打电话,说他看了刚刚送来的几份材料后,知道天安门广场有不少学生,想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希同向李鹏进行了简单的汇报,十八日早晨,陈希同签发了北京市政府给国务院的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学生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活动,从四月十七日开始出现升温趋势。

据市委教育工作部今天早晨的统计,胡耀邦同志逝世后,北京已有二十六所高校的学生自发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校内张贴的悼词、挽联、大小字报共计七百多份。

四月十七日上午,北京大学还恍较正常,中午有几个人在学生宿舍楼前一喊,学生们立即纷纷下楼,十几分钟内,三角地就聚集了一二千人。他们大多是了二年级学生。大家情绪激昂,呼喊声特别大。等准备好花圈和条幅后,就成群结队地走出校门,直奔天安门。人民大学十七日晚出现了一人大民主墙。一些原来较为平静的学校,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自发悼念活动。学生除在校内张贴悼词、挽联、大小字报外,还讲演,设灵堂,到天安门送花圈。有的学生还要求送灵。北京理工大学一天就贴出九十三幅条幅。

从七百多份大小字报、挽联、悼词内容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正常悼念,这是大多数;第二类,为耀邦同志的生前鸣不平;第三类,对现实不满,带有煽动性、攻击性的言论。

据一些学生反映,大学生的这种行动早有酝酿。胡耀邦同志逝世是个导火线。为此,我们将密切注意这一动向,警惕别有用、心的人藉悼念之机转移方向和目标,并对重点人物做劝阻工作。

同日,何东昌签发了国家教委向全国部份省市教育部门和委属高校发出的《通知》,《通知》指出:于进行悼念胡耀邦同志活动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和苗头。少数人由于对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不满意,想藉机发挥。需要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加以引导。也有校内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想藉此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
禁书就上禁书网